1 / 8
文档名称:

蜈蚣饲养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蜈蚣饲养方法.doc

上传人:1301487**** 2020/3/9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蜈蚣饲养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蜈蚣与其饲养方法介绍蜈蚣又名天龙,因为它的足专门多,故又有百足的美称。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我国分布最多的是少棘蜈蚣。躯体结构:从照片能够看出,蜈蚣躯体扁平,红头黑背,分头和躯干两部分。成体长12--20厘米。1、头部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对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的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成为感受和摄食的中心。2、躯干部蜈蚣的躯干部有20个体节,较长和较短的体节互相间隔,第1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其末节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作为防备外敌的武器。第2~19节各具1对7节的附肢,称足,是蜈蚣爬行的器官。第20节是生殖孔所在的地点,其附肢与其它19对步足不同,特称生殖肢。可见,蜈蚣躯干部的结构成为蜈蚣的运动中心。3、外骨骼蜈蚣躯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分布在躯干部每节的背面者称背板,腹部的为腹板,背版和腹版靠两侧的膜状薄板相连接。外骨骼不仅有爱护内脏器官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同意刺激的功能,同时还能和附着的肌肉一起完成各种运动的动作。外骨骼的形成限制了蜈蚣躯体的接着生长发育,因此蜈蚣在生长过程中便有了蜕皮现象。蜈蚣蜕皮时,体内分泌一种几丁质霉将外骨骼中的要紧组成部分的几丁质溶解,因而使外骨骼破裂,整个躯体从中钻出,并重新形成外骨骼。蜕皮时蜈蚣用头顶住池壁,先顶破头板,然后依靠自身的伸缩运动逐渐使躯体连同步足由前向后一次剥脱,最后脱离尾足。每次蜕皮需要2~3个小时。生活****性喜群居,胆小怕惊蜈蚣喜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专门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假如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然而蜈蚣胆小怕惊,略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卷曲不动,正在产卵的蜈蚣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因此人工饲养蜈蚣的地点一定要选择安静的环境,饲养场所要尽量保持清静,减少对蜈蚣产生不必要的惊吓干扰,阻碍蜈蚣的正常生长活动。蜈蚣视力白昼差于夜晚,大多不合群,晚上8~11时是捕食高峰。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10℃以下蜈蚣不活动,低于0℃对其生存不利。天气闷热、雷阵雨后的夜晚活动频繁,刮风下雨时活动少。喜爱阴暗潮湿,但怕光怕渍水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爬出来活动,觅食及交配晚上8时~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于见到蜈蚣了。蜈蚣的视力专门差,略微远一点的东西都看不清晰,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备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捕猎物进行觅食。具有舔舐的****性蜈蚣用第一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二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的干干凈凈,这种****性能够排除寄生性小动物和细菌、真菌对蜈蚣的侵害,是防备病害的一种表现。蜈蚣这种舔舐****性,也表现在舔卵上,抱卵的雌蜈蚣也会舔舐卵粒,保持卵的清洁,防止霉菌的危害,保证卵能正常孵出小蜈蚣来。捕捉蜈蚣:可先用木棍将蜈蚣轻轻压住,然后用食指准确地重按头部迫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