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自编4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在应用4的乘法口诀过程中,熟练掌握口诀。在动手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渗透统计的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教学重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自编4的乘法口诀教具准备: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投影出示)口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2=□+3+32×2=□2×1=□正方形个数12343———□———□二、导入新课1、教师投影示范:用4根同样的小棒搭成一个正方形。2、学生观察,动手搭一个同样的正方形。师:数一数,搭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板书:4)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几的乘法口诀?【通过学生动手搭正方形,初步感知搭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用“猜”来揭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探索新知(一)操作明确要求:对照正方形图,动手再搭一搭,数一数搭2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搭3个呢?搭4个呢?学生看图,动手操作学具,搭成4个同样的正方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3、反馈,完成相应表格共用小棒个数481216师:1个4是多少?2个4是多少?3个4呢?4个4呢?(二)编出口诀,理解口诀意义1、自编口诀1)师:1个4是多少?谁会写乘法算式?(板书算式)1×4=4你能根据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生:一四得四师:你是怎么想的?2个4是多少?你会写乘法算式吗?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3个4呢?4个4呢?学生编口诀,同桌交流,互说自己所编口诀。反馈交流并板书口诀。【学生动手操作后,已知道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学习和参与过2、3的乘法口诀的自编,具有了编口诀的经验,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规律1)师:读两遍口诀,你发现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4的口诀,说特点(有几句?都有哪个字?下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多4……)。【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哪一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一四得四最好记,四四十六最难记。师:要想乘法算得快,就要熟记乘法口诀,下面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第一个记住4的乘法口诀。学生记口诀。师点名背诵,大家评议。【交流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四、应用口诀4、口算并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4×1=□4×2=□4×3=□5、情境图(课本P26例图)师:每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做多少人?3节、4节车厢呢?算一算,填在表里。车厢的节数1234人数4812生:1节车厢:1×4=42节车厢:2×4=8师:这位同学很厉害,那有那位同学知道3、4节车厢的怎么算呢?生:3节车厢:3×4=124节车厢:4×4=16师:你说怎么知道的呢?生:根据刚刚我们自编的口诀6、说儿歌谁会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念数青蛙的儿歌给大家听?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利用儿歌活跃学生身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借助儿歌,巩固所学的2、3、4乘法口诀。】7、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