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仅有一个核物质高度集中地核区(叫拟核结构),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微生物称为原核微生物。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使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双名法”命名,即属名+种名(+命名者等):1)形态多姿,结构简单2)个体微小,分布广泛3)种类繁多,代谢旺盛4)繁殖快速,易于培养5)容易变异,利于应用。(应用),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在自然界所存在的细菌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菌最少。球菌呈球形或椭球形,其大小以细胞直径表示,-。球菌的排列: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菌呈杆状或圆柱形,其大小以宽度和长度表示,-2微米,长度为宽度的一倍或几倍。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脂类和蛋白质。进行细菌染色的目的:细菌本身为无色透明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菌体与背景反差很小,不易看清菌体的形态和结构,所以通常要对细菌进行染色,以增加菌体和背景的反差,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染色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单染色法和复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为复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主要步骤是: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酒精脱色,最后以复染液(沙黄或蕃红)复染。结果:凡是能够固定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而不被酒精脱色者,仍呈紫色,称革兰氏阳性菌;凡能被酒精脱色,经复染着色,菌体呈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机理: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特别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络结构紧密,脂类含量又低,当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浸出,顾菌体仍呈深紫色;相反,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又高,当酒精涂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菌体呈现复染液的红色。细胞壁的生理功能:1)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使细胞免遭外界损伤,维持细胞原装盒保持细胞的完整性;2)避免渗透压对细胞产生破坏作用;3)在营养代谢方面,是有效的分子筛;4)对于有鞭毛的细菌来说,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支撑鞭毛的运动;5)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噬菌体的敏感性,均决定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细胞质的化学组成:脂类(20%-30%)、蛋白质(60%-70%)、少量糖蛋白、糖脂(2%)和核酸。细胞膜的生理功能:1)主要表现为渗透性和转运作用2)控制营养物、代谢产物进出细胞3)转运电子和磷酸化作用,即呼吸作用的场所4)排出水溶性的胞外酶(水解酶类),将大分子化合物水解为简单化合物,而摄入细胞内5)生物合成功能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有65%的核糖核酸和35%的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生理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内含颗粒:细胞质中存在的各种颗粒状物质。大多属于贮藏的养料,即营养物质过剩的产物。细菌的核位于细胞质内,为一絮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