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沪通铁路江苏段补充项目一、概述(一)《关于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交运〔2008〕481号);《关于2012年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安排的会议纪要》(铁计函〔2012〕212号);、上海市关于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二),划分为本线工程和枢纽相关配套工程。(1)本线工程①平东(含)经太仓(含)至安亭(含)CK0+000~CK138+,;其中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土建工程,CK11+~CK22+,,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具体设计分工详见附件《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设计分工协作会议纪要》)②南通站东南上、+=LSCK0+000~LSCK4+001=沪通线CK3+935,+=LXCK0+000~LXCK2+636=沪通线CK3+935,(2)枢纽相关工程①京沪线安亭站(不含)至黄渡站(含)增建三、四线工程,;②新建黄(渡)至封(浜)上、下行联络线工程,;:HFSCK0+000(=京沪线K1431+)~HFSCK3+(=黄封线HFK5+):HFXCK0+000(=黄封线HFK2+)~HFXCK4+(=沪杭改线HHGK17+),远期2035年(三)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原上报修改可研审查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2007年3月,我集团公司编制完成《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预可性研究》,跨越长江方案以苏通公路大桥下游9km的盾构隧道方案作为贯通方案。2007年4月18日~20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南通召开“新建沪通铁路项目建议书”评估会,并形成评估意见,越长江方案推荐苏通大桥下游8km桥梁方案。200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沪通铁路项目建议书。2010年2月,对于越长江方案铁道部与交通部达成共识,为充分利用过江资源,同时保证铁路与航道安全,在规划的锡通过江通道上建设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并形成综合性过江通道。2010年5月,我集团公司编制完成《新建沪通铁路上海(安亭、四团)至南通段修改可行性研究》,并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年7月,受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修改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形成《关于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咨交发〔2010〕1615号)。鉴于本次研究上海(安亭)至南通段越长江方案及线路走向方案与项目建议书有较大区别,与原上报国家发改委修改可行性研究基本一致,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执行上报修改可研评估意见。(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南通召开“新建沪通铁路项目建议书”评估会,并形成评估意见,对于上海(安亭)至南通段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如下:(1)功能定位及客货运量预测建议本项目功能定位调整为:南通至安亭段是以承担上海、苏南与苏北地区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的铁路通道。建议设计单位结合路网构成和相关线建设时机,作进一步深入分析沪通线是否具有承担分流京沪线部分徐州以北至上海货流、新长线部分海安以远至杭州以远货流的功能定位,本次评估初步判断京沪线、新长线江阴过江通道能力能够满足货运需求。在城际客运量预测中,为适应本项目以城际客流为主的特点,建议调整客车编成和开行方案,以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的方式组织列车开行,以利于吸引城际客流。执行情况:本次可研设计原则上执行预可研审查意见,结合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调整规划,客运量有所调整;根据本线与相关通道的关系,结合主要运输通道的能力分析,对本线的货运量进行了适当调整。(2)线路走向方案评估认为《预可研报告》线路引入上海枢纽推荐采用安亭、四团同时接轨方案,并修建芦潮港联络线、张庙联络线以及修建安亭站至黄渡站增建三线等方案;线路引入南通地区推荐采用利用南通至南通东在建工程,在南通东接轨方案是合适的。线路走向方案推荐采用西线方案是合适的,建议下阶段进一步落实拟建线位,完善线路局部方案。《预可研报告》推荐的苏通公路大桥下游8km桥位方案较下游6km桥位好,建议下阶段在论证河势、河道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听取各有关部门意见,对桥位方案还需进一步优化。苏通公路大桥下游9km的线位可作为选择的隧址方案。评估建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