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康熙王朝人物点评[技巧]《康熙王朝》人物点评(帝国正原创)本人近日又重新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经典就是经典,再看依然回味无穷,遂将剧中人物点评如下:一核心人物1康熙首先,康熙作为一个皇帝真可谓圣君明主,难怪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康熙对皇权特别贪恋,本人觉得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的了。康熙小的时候,父皇顺治告诉他做皇帝有种种的不好,问他还愿不愿意做皇帝,康熙很肯定的回答说愿意做皇帝。康熙对皇权的重视甚至超过骨肉亲情,这一点从后来对待容妃、蓝齐儿、大阿哥、太子等至亲的冷酷举动都可以看出来。康熙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这与康熙在险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得孝庄太后的真传有着莫大的关系。有时候康熙给人的感觉到了凶残的地步,记得康熙年轻时说过,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皇上喜欢杀人,因为好多人都想杀皇上。或许权力的斗争从来都是需要心狠手辣的吧。用人方面,康熙喜欢玩卸磨杀驴,只要还有利用价值的臣子先留用,等没有价值了再严查治罪。最让人心寒的是康熙对待周培公。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功不可没的人才被康熙放逐北方,含屈病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康熙另一个制胜法宝是行事有魄力和胆略。康熙十六岁便敢策划除掉权臣鳌拜,时机虽不成熟却敢力排众议下令裁撤三藩,台湾问题上怒斥索额图的弃台建议。最了不起的是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尽显皇帝天威~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康熙对党争和腐败整治可谓不遗余力。陈道明在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演得是精彩绝伦,充分表现出康熙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这一段也成为该剧的经典片段。另一方面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显得狠心,对待容妃、蓝齐儿母女尤其残忍。他将蓝齐儿强行嫁给葛尔丹,后又将葛尔丹杀死,还可以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对待容妃就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将其打入冷宫也好嘛,居然默许一个堂堂贵妃去刷马桶~一点都不恋及旧情,忘了容妃曾经多么爱他、对他多么的好~真是可恨~再一方面康熙作为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好,每当有危难的时候总有贵人相助,而且总是涉险过关。先是他得天花的时候有苏麻喇姑送上芨芨草,只有一小半的机会好,康熙却也好起来了。三藩之乱,明朝余孽造反,康熙万念俱灰,打算退位,有孝庄为他做精神支柱,并为他承担起裁撤三藩的失误,把康熙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候得了寒热重症,生命垂危,容妃又带来了外国使者,从而获得专治此病的药。本人认为从剧情上看,康熙最爱的人是容妃,爱容妃的贤良淑德、善良体贴、聪慧过人。后来之所以那样对待容妃一是出于政治考虑,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而更多的是生容妃的气,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康熙也很爱苏麻喇姑,但对苏麻喇姑的爱掺杂了一些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的亲情。康熙还有风流的一面,后宫那么多嫔妃还要出去寻花问柳,皇后赫舍里怀孕期间他私会风月女子紫云,险些丧命,这间接导致赫舍里难产丧命。还有康熙酒后与宝日龙梅当众在草地上发生关系,真是太失体统了~2孝庄本人觉得孝庄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本人对孝庄的佩服甚至超过了对康熙。只可惜孝庄是女人,否则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孝庄是非常有理想的,为了理想她可以忍辱负重,吃尽常人所不能吃的苦。皇太极暴毙之后,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不惜下嫁给权臣多尔衮,好不容易盼到顺治当上了皇帝,没想到顺治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放弃皇位。孝庄尽了最大努力劝说顺治也没能挽回,只好又含辛茹苦地扶持孙子康熙坐上皇位。这种为了理想而做出巨大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敬佩~绝非常人所能做到~孝庄的个性当中带有浓烈的冷静、坚韧、大气,说起话来忽而漫不经心、忽而自信满满、忽而又掷地有声、敲山震虎~康熙因为裁撤三藩的决策失误准备退位,孝庄教训并鼓励康熙的片段被斯琴高娃演绎得尤为精彩~孝庄说:“我孝庄,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月星辰,惟吾独尊哪~”这句话说出来真是铿锵有力、彰显出十足的皇家气派~孝庄最过人之处在于很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宫廷中各个关键人物,只要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孝庄的眼睛。孝庄到处培养亲信,安插眼线,表面看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下足了工夫。以此为基础,孝庄非常懂得抓住人心,懂得处理关系,分析问题精道准确~孝庄喜欢把问题和局势分析的很清楚了再择机而动,机会不成熟就蛰伏起来。比如孝庄出宫祭祖期间,听闻康熙要提前亲政,准确的判断出康熙必败。康熙亲政后谋划要擒拿鳌拜,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成熟,不仅支持,还密掉五万精兵。康熙力排众议执意撤藩,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不成熟,吴三桂会反。这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卓越的才能~难怪鳌拜对孝庄的评价是又老又辣,抵得上十万大军。此外孝庄在领导艺术方面还很擅长平衡之术,利用下面人之间的矛盾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