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陈超(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200032Applicationof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nNeonatalRespiratoryDiseasesCHENChao摘要: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一定压力,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从而改变通气和换气功能。CPAP主要用于出现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新生儿,适应症主要有早期或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和症、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湿肺、机械通气撤离后过度肺水肿等。CPAP为鼻塞法,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是一种简便适宜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86-88关键词:婴儿,新生儿;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呼吸方法中文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5X(2007)02-0086-03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在呼气末肺泡易萎陷,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发生呼吸衰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相均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在呼气相保持呼吸道和肺泡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V/Q)。早期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使用,鼻塞法CPAP(nCPAP)还可避免气管插管。近年,CPAP技术已成为新生儿病房最常用的呼吸技术。一、CPAP的发展1994年Gregory首次用CPAP治疗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1971年Gregory等对CPAP方法进行改良,经气管插管使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并增加功能残气量。1973年Kattwinkel通过鼻塞(nasalprong)装置使用CPAP,nCPAP得到普遍化的应用。但nCPAP应用时因口腔的气体漏出可导致呼吸道压力不稳定,在气流增加或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这种压力变化更为明显。为克服这些问题,1988年Mao等改进了nCPAP方法,在近鼻呼吸道处通过气流喷射的动力能转换发生气流。与传统CPAP的相比,改进后的新型CPAP的呼吸道压力变化与预置值较为接近,波动值较小。二、CPAP作用原理CPAP对呼吸生理的作用主要一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肺跨肺压CPAP使呼吸道持续保持正压,可间接增加跨肺压。2(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CPAP在呼吸末维持肺泡正压,使肺泡保持一定的扩张,避免肺泡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肺泡面积,改善肺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CPAP不仅可以避免肺泡塌陷,还可以使已塌陷的肺泡重新扩张。3(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消耗肺泡萎陷时肺泡表面面积减少,导致PS消耗增加。CPAP通过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防止肺泡塌陷,减少PS消耗。4(减小呼吸道阻力早产儿呼吸道发育未完善,在呼吸时易发生塌陷,CPAP可保持呼吸道处于扩张状态,防止小儿呼吸道塌陷,使整个呼吸道阻力减小,减少呼吸做功。5(减少呼吸做功CPAP使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内分流,改善通气/血流比值,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使呼吸运动所需能量减少,减少呼吸做功。6(增加呼吸驱动力CPAP可以通过刺激H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