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3).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3).doc

上传人:1314042**** 2020/3/1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7、地震中的父与子执教教师:佛山市城南小学邓炳光背景分析。课文分析。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生情分析。学生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缺乏亲身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图片、故事等的资料补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本文的重难点之一在于通过外貌、动过、语言等描写感受父母的爱,这也是整个单元的学****重难点。要突破它,就必须发挥小组学****的作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课文。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是海。”父母时刻都用他们温暖的双臂为我们的人生护航,无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还是在生死一线的巨大灾难面前,亲情从来都与我们同在。1994年,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2、地震无情,山河同悲,让我们回到1994年1月17日的洛杉矶。(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1、巨大的地震几乎摧毁了整个洛杉矶,而课文中的父与子又是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汇报。三、精读课文1、地震摧毁了这对父子的家园,而他们却在废墟中点燃起生的希望,这对父子真是了不起!(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2、这对父子的了不起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呢?请用“——”把描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划下来,而用“~~~~~”把描写儿子了不起的句子划下来。3、全班交流父亲:(1)、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悲伤——坚定)(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儿子: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