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lxydx 2020/3/10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将该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专题式“慢题”教学和阶段式“快题”教学两个部分,并对具体实施办法展开说明与探讨。[关键词]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作者简介]刘圆圆(1978-),女,辽宁阜新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辽宁鞍山114051)刘声远(1964-),男,辽宁鞍山人,沈阳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辽宁沈阳110136) 庄金迅(1972-),男,江苏沭阳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辽宁鞍山11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 2009B219)和辽宁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4105-4)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27-02 一、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的建筑类型呢?这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传统的高校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将课程题。另外,快速设计仍旧是当前我国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 定位为能力提高阶段,通过涵盖尽可能多的建筑类型,依据建筑因此传统的只有单一能力训练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很难适应社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安排教学顺序。这种类型式设计教学在中会发展的需求。国高校实行了几十年,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案,成功地培二、教学探索养出了一批批建筑设计人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建筑类针对以上建筑设计课教学面临的问题,辽宁科技大学建筑型还会不断地涌现,我们的建筑设计课如何能够涵盖如此之多系在三年级“建筑设计”系列课的设置模式、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一)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主义认为建筑设计思维就是一种解题过程。因此,教设计的重点就是在教这种解题过程和从这过程中产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法。而之所以能够进行建筑设计教学的逻辑基础就是必须假定这种解题过程产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是可教的。基于以上两点,将原来“类型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专题式”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将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慢题”和“快题”两个部分。(1)“慢题”设置模式——专题式。即运用 8周教学周完成的设计题目,由一组具有相同教学目的又具有各自阶段性的建筑设计课题构成。每个阶段建筑设计课题重点解决一种建筑问题,把传统的类型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专题式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涵盖量不足难以适应社会进步发展要求的问题。(2)“快题”设置模式——阶段式。这是指运用 2~8小时完成的设计题目,题目设置分四个阶段,难度逐渐增加,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单体建筑的概念设计,解决学生初次接触快速设计难以适应问题。(二)教学内容探索 1.“慢题”教学内容设置。首先,设置顺序的确定。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经历了若干尝试性的建筑设计训练,具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可是这种经验仍旧是感性的或者说是模糊的,而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是建筑师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