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课题长度时间的测量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重难点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2)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2)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课前准备教师: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秒表、课本、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学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时间教学环节板书设计新课引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新课教学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你知道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抢答。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新颖吸引学生通过向学生介绍国际制单位的由来让学生更加理解通过介绍尺寸等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体现同学们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到估测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540比“米”小的长度单位还有“微米”(mm)、“纳米”(nm)。这些长度单位与基本单位“米”的换算关系如何?请大家抢答。你知道我国以前使用的还有哪些长度单位?与米的换算关系如何?请抢答。你知道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比“妙”小的时间单位有哪些?请抢答。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微妙”(ms)这些时间单位与基本单位“秒”的换算关系是什么?请抢答。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ms课堂巩固练习(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抢答):60min=s2h=s100s=sm1h=ms15min=h108ms=s评出抢答获胜小组,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通常我们测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下面以前后两桌四个人为一小组,用刻度尺测书本的长度和宽度,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动手,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刻度尺如何放置,如何读数)测量结果。学生分小组探究活动1: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度和宽度,教师巡回检查,当给予指导、督促、解决问题。下面请相邻的两个小组互相交流测量方法。并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上台演示,说明用刻度尺测课本长度的方法,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