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饶丽娟教材分析: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学的平面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教材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安排了“轴对称图形”这一小节。   对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体验数学中的“对称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征,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设计理念:“轴对称图形”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去认识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对称美。因此,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索、联系实际等自主活动去亲自感知、亲身体验,经历轴对称图形的探索过程,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思考。尤其是创新设计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轴对称图形的作品,这样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第56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体会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感受数学的美。   ,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准备:   :课件、尺、轴对称图形若干。   :尺、轴对称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感知对称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物体的照片。(课件出示)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预设:(1)两边是一样的;(2)两边是对称的…… 揭示: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对称的。(板书:对称)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儿,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谈话:我们把天安门、飞机、奖杯画下来,可以得到下面的图形。(出示)                谈话:请大家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预设:(1)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2)它们是对称的。 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的动画),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   揭示:像这样的图形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提问:谁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预设:(1)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一样,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2)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追问: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怎样才叫完全重合?预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