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文-赵勇贤.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赵勇贤.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3/1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赵勇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参评论文“10+30”课堂模式之我见单位:榆中县小康营中学姓名:赵勇贤日期:二O一O年六月十日“10+30”课堂模式之我见当前我们学校正在实践“10+30”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上学期尝试了一学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基本适应,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在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的任务后,,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整体合作交流的效果很好。课堂上“兵教兵,兵强兵”,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自主学****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来,整个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观点,表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交流中去,而且也做的很好。这种模式为学生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展示的欲望,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老师是知识的占有与权威,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但在参与式学****中,老师只有放下架子,变“你听我说”为“我们一起来学”,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疑难问题,可以给同学们指出获得资料的方向,方式。当然,刚开始试行“10+30”教学模式,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路子。有很多困难,也出现了许多问题:1、学生时间是有了可不知道做什么,2、分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或者不会讲,或者干巴巴说出答案,3、成绩差的同学不会分析,成绩好的同学羞于表达。在“10+30”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讲台不单单是老师的“舞台”。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新内容,求得新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在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没有提前给出学****任务。上课后我与同学们一起了解了本节课的学****目标及重难点要求,在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后我布置了第一个学****任务:查一查教室里墙面上有哪些汉字属于轴对称图形。各小组马上展开了调查,合作,交流,并马上找到了答案教室里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两个:奋,堂。大家都很兴奋,抢着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我马上布置了第二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己的名字中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大家马上行动起来了,也找出了很多:黄小强(黄),陈光英(英),刘昱仙(昱),郭文龙(文),王瑞(王),杨富明(富)……。正在这时,平常不爱发言的未晋荣同学站起来说:“我名字中的三个字都是轴对称图形”。大家愣了一下,随之全班同学都为她鼓掌喝彩。趁着大家都兴奋的时候,我又给出了第三个学****任务:以组为单位,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不受教室、书本的限制),在5分钟之内,看看那个组找的最多。“哗”一声全班同学都动起来了……。最后我引导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后我想了很多,在“10+30”的课堂上,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更为和谐。课堂上,老师为培养学生的想讲、敢讲而积极激励的态度,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学生不单把学****上的问题,还把生活上的问题乐意和老师、同学交流,共同分享、分忧、解惑。老师们都有同感,无意间便改变了师生关系。有部分老师以前与学生的关系一贯都很僵,但经过课改后,师生关系用学生自己的话说:“超好!”在“10+30”的课堂上,老师在不知不知觉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