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中西文化比较二》.ppt.ppt

格式:ppt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文化比较二》.ppt.ppt

上传人:755273190 2016/2/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文化比较二》.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文化比较(二)——本体论的分野(二)c)亚里士多德:他所创立的形式逻辑体系成为人们探索事物的原因和规律的强大武器。依靠数学和逻辑的力量,人们不断剖析和分解自然,以达到控制自然发展趋势的目的。b)近代诗人与哲学家:力图保持“物活论”的传统,发展对自然的神秘特性的领悟。“神性”的自然哲学力图从自然现象中体会出符合神学信念的特征,强调灵魂、生命、精神如何按上帝的旨意变化发展,强调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和谐一致。c)德国古典自然哲学:黑格尔用思辨方式构造自然哲学,将力学、物理学和有机学同意在一起,认为他们是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自然变成了纯理性的“自然”,这是不符合自然本性的。3)现代“自然”观念a)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自然已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成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同义词。b)对“自然”观念的现代反思: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似乎与机器的运作方式和节奏越来越不适应。哲学家将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归结于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c)海德格尔: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使其变为“不自然”。要克服现代技术带来的危险,必须放弃对事物的功能化和降格,以便让事物本身在它们的特性和自身性中表达出来。d)西方女权运动与生态运动的结合:女性有着关爱自然、注重有机联系和直觉的天然倾向。2. “征服自然”观念的形成与演变a)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结束,其间已经有了一些局部的征服自然的活动(风神球、“阿基米德螺旋”、希腊火等等)b)明确提出“征服自然”的主张始于文艺复兴之后,其时代背景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经济活动的空前繁荣。经济上的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不断培养和强化着人们的征服意识。(指南针,火药,机械时钟等等)c)17世纪,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客观认识能使人类“驾驭自然万物——包括人体、医药、机械力量等等一切”。d)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反思。恩格斯:“每一次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海战中的希腊火阿基米德螺旋?“征服自然”口号只是在西方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极为明显后才逐渐沉寂下去,但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