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企业发展必备三大理念兵书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理念:如马克思先生所说的内因,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有了好的基础,才可能有正确行动,最后才可能有好的结果。反之,理念片面、狭窄,就算使出吃奶的力去努力,也不过是南辕北辙,越来越远离企业的目标。只要能发挥自己特色的理念,就是好理念;反之阻碍个性,人云亦云的理念,最终无法成就企业,因此就不是好理念。而从现实情况看,农业龙头或者说食品企业许多正是因为没有好的理念,出现了以下七方面的问题。①规模越大利润越低,有规模无利润;上亿的销售额,纯利润只有区区几十万,表面上挺风光,今天这个开会,明天那个考察,就是企业利润上不去,苦只有老板自己知道。②产品缺乏创新,一个产品卖了几十年还是同样的口味,企业的科研室形同虚设,总拿不出过硬的产品,好不容易有个技术突破,但产品上市后又无人问津,高调上市,低调退出。③团队管理出现问题,人心散了,队伍难带了。在企业创业初期时,兄弟们抱成团打天下,公司业绩稍稍有点起色,内部就出现小圈子,个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销售部埋怨生产部,生产部看不惯销售部,你不服她,她不服你。④流动资金吃紧,公司的活钱都变成厂房、设备等“死钱”,不扩大生产不行,可扩大生产什么时间是个头啊。⑤受发展区域限制,在当地算个品牌,但始终走不出去,明明以前是这样成功的,但现在怎么不灵验了,同样的卖点,消费者怎么不买单了。⑥竞品扰乱,跟风严重。销售规模不大,但还有人假冒,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一边自己建品牌,一边还要打假。⑦渠道开始混乱,难以管理,经销商拿货竟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借机推销竞品产品,又给企业提出难题,砍掉吧,一年也有不少销量,舍不得,不论则更为猖狂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企业在产业化之后摆在面前的问题,解决了,则更上一层楼,否则,必然受困于其中。而要解困,不能被表面所迷惑,综合以上问题,其实核心只有三个:没有好的品牌,没有足够的资源,缺乏优秀的人才管理机制。解铃还得系铃人。既然是上述方面有问题,本人看来,所有解难发展之道还是要根据自己特色从树立品牌、资源、人才三方面的正确理念做起。建设特色品牌的理念是农业龙头生存的基础,一说基础,很显然是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东西。放眼全球,世界还没有一个做大做强却没有品牌的企业。对此,农业龙头们也有清醒的认识,也有不少龙头们曾试图建立自己的品牌,但由于其对品牌的理解有偏差,所有的搞了,但不成功;有的想搞,但总觉得搞品牌是大企业的事情。是不是认为品牌就是搞宣传,就是在央视打广告,这需要大量资金。另一类农业龙头,对品牌的理解过于简单,以为在工商局注册个商标,印刷上几本手册,自己也就算有品牌了。事实上往往发现有商标却没有定位,有定位却没有诉求,品牌定位高端却包装拙劣,反正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品牌。消费者很难拿人民币给她投票。于是,企业自以为有品牌,走的路还是和第一类企业一样,靠价格,靠关系,勉强度日。这两种概念都不对。品牌作为生存的基础,既不是需要用钱堆起来,也不只是商标。品牌是企业经过产品、附加值、承诺和识别与消费者建立起的一种关系。有完整、系统的特征,有宣扬企业特色的使命。任何一个伟大的品牌,都能代表一个企业的特色。如说到可乐马上想到碳酸饮料,说到康师傅马上想到方便面一样。其特色的张扬是以完整和系统为特征的。完整系统性使企业的特色更加鲜明;也因为鲜明,企业的配套才能深入持久的做下去,做成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