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编者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成本构成大多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外购的原料和部件。从这个角度来看,供应商不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更决定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需要控制成本的企业来说,供应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砝码。互利双赢,做好供应商关系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难题。然而,在这个难题中,如何管理和提升供应商的质量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采访了必联采购网供应链管理方面专家罗青,就供应商的评审、绩效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帮助采购经理人优化供应商群体,协助采购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记者:以前我们一说到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就会想到敌我矛盾。的确,最低成本与最大利润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敌对”关系正慢慢向“合作”方向发展。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这方面的变化情况吗?罗总:我们时刻在说“双赢机制”,正是这一关系的变化,与传统供应商相比,如今企业更需要供需双方能够长期共同发展,必须有高度的可靠性。同时,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也不再只是以价格为判断标准,而是从总体成本出发。另一个特点是传统的自由竞争、招投标方式也将逐渐转变为将采购物料集中固定于少数几家战略性合作供应商中。记者: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转变了,变得和睦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从此可以相安无事了呢?罗总:当然不能这样说,企业与供应商的矛盾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成本是企业“永远的痛”,在美国制造业中采购成本占到了产品单位成本的40%~60%左右,因而供应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成本。并且还有研究表明,30%的产品质量问题都出在供应商方面。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记者:这似乎又是一个让企业头痛的问题,每个企业都知道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也都想优化自己的供应商群体,但是这项工作对企业而言究竟该如何认识它呢?罗总:实施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首先是技术层面,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库存、缩短交货期等等;其次是战略层面,如集成供应链、提高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让供应商参与到企业新产品开发中来,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记者:企业在与供应商打交道过程中,通常会拿一些可见性指标,来衡量供应商的好坏,并且评出合适供应商,有些跨国公司还专门制定了供应商考核标准。您觉得除了这些硬性规定,对于供应商管理,我们的企业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罗总:一般而言,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常都有数十、上百家供应商,为了保证供应商长期稳定的供货能力,企业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控。首先,对审核后评定合格的供应商,应建立统计数据表,就质量问题、准时交货等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或半年进行等级评定、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