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椰子肉的超(亚)临界CO2萃取研究黄晓媚林衍芝林伟峰欧阳洁瑜邵嘉亮钟碧环朱斌(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0级,广州510275)指导老师:陈六平教授摘要:本文介绍了椰子肉超(亚)临界CO2萃取研究的意义,阐明了亚临界液体萃取的原理,阐述了用液态CO2提取椰子肉中脂类化合物的实验过程。考察了萃取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对适合的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分析讨论。关键词:椰子肉,超临界萃取,亚临界液体萃取,高压索氏萃取器,脂类化合物。1、前言椰子(CocosnuciferaL.)别名椰瓢,属单子叶植物,棕榈科(Palmaceae)。椰树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椰子经济寿命40-80年,自然寿命100多年。椰树分布广,用途多,许多热带地区人民赖以为生,有“生命树”、“宝树”之称。椰子的果实包括果仁,椰子汁,外种皮,皮和壳。其中果仁中的椰子肉晒干后就是椰子干,富含50%—70%的脂肪类化合物,抽提物即椰子油,椰子油是属于月桂酸类油脂的特殊植物油类。该类植物油中最丰富的是月桂酸。椰子油中90%以上是饱和脂肪酸,含30到40个碳的脂肪酸达72%以上,除此以外,还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酚类、醇类、色素、角鲨烯、碳水化合物等等[1]。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工业或食品,生产甘油,人造奶油或脂肪酸。目前工业上椰子油的提取有干法加工,必须经由机械法取油,后压榨处理,溶剂浸出;或者是湿法加工,得到的是粗油酯,必须经过化学精炼或物理精炼,以除去甘油酯中的不溶物。精炼过程中难免会改变原天然油成份的化学组成。本实验就是基于不改变被抽提物的天然组成的原则而设计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为SFE)[2-3]、亚临界液体萃取技术(subcriticalliquidextraction,简称为SLE)[4]尤为引人注目。SFE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将SFE用于中药挥发油的提取[5]。然而,在筛选实验中,亚临界液体萃取是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更具吸引力的方法,它已被应用到许多实际问题中,如植物原料、土壤、聚合物等的浸出过程,甚至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建有用液体CO2提取啤酒花的工厂。对SLE技术在椰子肉提取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必将更好地发挥SLE的巨大潜力。2、超(亚)、液、固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图1为纯物质的压力-温度曲线图。AT:气固平衡线;BT:液固平衡线;CT:气液平衡线;点T是气、液、固三相平衡共存的三相点。当纯物质沿气-液饱和线升温达到C点时,气、液界面消失,体系性质变得均一,不再分为气体和液体,点C称为临界点,与该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性质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为敏感,微小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都会引起物质性质的极大变化。图中高于Tc和pc的区域属于超临图1纯物质典型的压力-温度曲线界流体状态。而相对于超临界流体,物质处于低于Tc、pc的状态时则称为亚临界流体。[3]与常压下的液体一样,处于高饱和压力下的液体也可作为溶剂,在亚临界状态下把亚临界液体与待分离物质相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按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分子量大小把成分萃取出来。当需要与溶质分离时,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