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20: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1、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4个实验室1个中心:轮机工程实验室、动力工程实验室、载运工具及运用工程实验室、热能工程实验室、轮机防真中心。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国家重点学科——轮机工程和省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依托,围绕交通行业中船舶动力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船舶动力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船舶动力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2)总体建设目标加强研究装备和研究条件建设,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将实验室建成我国船舶动力工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及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科整体水平居。2、研究方向与内容1)船舶柴油机智能化技术重点研究船舶柴油机热力参数、振动与油液分析的监测与诊断方法和柴油机电控技术;识别柴油机振声源的特性、摩擦学系统的时变特性和系统依赖性,提取故障特征信息;开发船舶动力系统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建立远程监测诊断中心,以实现船舶柴油机的智能化运行及远程在线监测。2)船舶动力系统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船舶动力装置(船、机、桨)匹配优化技术、船舶柴油机节能技术、船舶电力推进和新能源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基础与应用技术,螺旋桨轴尾管系统、推进轴系动态设计和工程船作业优化与控制技术。研究船舶柴油机排放与控制和船舶动力系统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3)船舶动力机械可靠性主要研究船舶机械失效机理、系统优化、维修策略和修复技术。主要研究船舶机械零件、疏浚机具失效机理、寿命预测、系统优化与维修策略,以及修复技术、表面再生与改性方法。3、科研水平取得的主要成果近三年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154项;总经费:3788万元省部级:35项总经费:680万元横向协作:108项总经费:2768万元国家级:13项总经费:334万元国际合作:3项总经费:6万元取得专利:7项获奖:6项发表论文:180国家级奖:省部级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被SCI、EI、TSTP收录:81篇4、学术梯队建设实验室固定人员:24受聘客座教授:5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骨干:11人院士:3人组建3个学术梯队;:部“十百千”层次人才工程:1人交通部科技英才:1人省部级人才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4人近三年培养的研究生:114人其中,博士:21人;硕士:93人实验室在校研究生规模:222人(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157人)规划实验室研究生规模:400人(博士研究生:60人;硕士研究生:340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人员职责、实验室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承担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能规范、高效、有序地进行“十一五”期间,实验室将完善运行管理机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