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水污染设计论文初稿.doc

格式:doc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污染设计论文初稿.doc

上传人:fxl8 2014/4/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污染设计论文初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概述
成都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成都市概况
成都,四川省省会,人口1404万,,是国务院确立的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以及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589亿元。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名。
成都,中国中西部对外交往最活跃的城市。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以及澳大利亚等十国设有或将设领事馆,常住外籍及港澳台人士近2万人,已有23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设立有成都国际商会等多家民间国际贸易机构。
成都,中国著名的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拥有三国文化、金沙遗址、都江堰等众多名胜古迹。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
成都市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米。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这为成都市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和《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气象
成都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湿冷”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mm。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短”、空气潮湿,因此,虽然成都夏季气温不会太高(最高气温一般不会超过35℃),却显闷热;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大于-4℃(极端最低温-6℃),阴天较多,空气相对潮湿。成都雨季集中在7月、8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霜雪。;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1961年6月21日),主导风向NNE
成都市人口基本情况
成都常住人口14178625人,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呈平稳持续增长态势。成都辖区面积12,390平方公里,名列省会城市第二位(仅次于哈尔滨)。
成都市水文基本情况
1、地表水
成都市区范围内主要有三大水系,即沱江水系、青衣江水系、岷江水系。
本工程主要位于岷江水系范围内,岷江属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川、甘两省交界的岷山山脉南麓的弓杠岭和郎架岭,流经茂汶、汶川至都江堰市麻溪进入成都市境,经都江堰水利工程分为内、外二江,属内江系统的有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而属外江系统的有金马河、黑石河、沙沟河等。另外,周边尚有文锦江、斜江河、出江河、南河等河流进入平原注入岷江。成都市大部分位于岷江流域,×108m3。境内水系发育、河渠纵横,河网密度达1000m/km2,库、塘、堰星罗棋布,×104hm2,%。
地下水
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岷江水系Ⅰ、II级阶地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成都东郊台地区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赋存于粘土中的裂隙水,二是第四系松散土层(含粘土卵石)孔隙水,三是基岩裂隙水。
(1)第四系孔隙水
所处区域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的砂、卵石土中,水量极其丰富,根据区域资料及本次勘察资料,含水层有效厚度从西至东逐渐变薄,厚度从数十米至几米,为孔隙潜水,部分地段由于地形和上覆粘性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