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黄道婆邬银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2、师:那今天,老师就想带同学们去旅游参观增长见识,这次的参观与一首民谣有关,我们来听一听。(出示民谣)2、师:这首民谣中的黄婆婆是谁呢?对,她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杰“棉神”黄道婆。(板书课题,出示黄道婆像)3、师: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就是纪念她的祠堂“先棉祠”,黄道婆墓园,黄道婆纪念馆。(出示ppt)你们有什么疑问吗?4、师:爱提问的孩子是爱思考的孩子,我也很想知道。下面我们学习第11课去了解这位巾帼英杰,学完后大家都化身为导游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讲黄道婆的故事。二、检查复习,整体感知1、师:、经过预习说说你对黄道婆有哪些基本的了解?2、师: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黄道婆什么事情?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概括。板书:传授植棉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三、研读探究,体会感悟1、师:我们再来细读课文,作者经过叙述这件典型的事例体现了黄道婆这位巾帼英杰身上什么闪光品质呢。(出示自主学习: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能体现黄道婆思想品质的句子。)生反馈。(出示句子。)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找得很细致。2、师:细心感悟,词句也会传情达意,会说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合作探究:读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能够体会到黄道婆什么精神品质呢?怎么体会到的?跟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分享。)认真倾听是一种美德,大胆展示是一种风采。3、(生反馈)生:(1)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于是,半夜里,她设法逃出家门,躲到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泊,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师:黄道婆童年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师:黄道婆过着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一顿,锁在柴房里。)师:谁知道童养媳?师:从小就卖给人当童养媳,还受到“虐待”,她把这样的生活叫做——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样的家叫做——“牢笼”,这里运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方法?能把它换成“家门”吗?可见她生活得很——“痛苦、悲惨”。师:面对这样的生活她是什么态度?(“欲哭无泪,无法忍受”)。师:当时的旧社会,封建礼教森严,要求妇女三从四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女孩子只能逆来顺受,百般忍耐,但她是不是就屈服了?她决定怎么做?(冲出牢笼,离家出走),这里告诉我们少年时的黄道婆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儿?(板书:敢于反抗)师:我真为黄道婆这种反抗精神叫好。她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封建家庭的抗争。我既为黄道婆的悲惨生活感到同情,又为她的反抗精神感到佩服。我也想来读一读。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吗?愿意来跟老师比赛吗?黄道婆的反抗精神可与你们不听父母或老师话的反抗叛逆是不一样的哦。师:看,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你会有许多的收获。谁还想把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来分享?(2)生反馈:我感动的句子是(2)虽然流落她乡,举目无亲,可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师:“举目无亲”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说一眼望去没有一个亲人。说明她孤苦无依,生活艰难。)师:“坚信”“一定”说明了黄道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师:她坚信什么?(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师:她会怎样凭自己勤劳的双手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