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2、表示方法:用“”表示。如:H2+I22HI3、特点: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完全转化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⑴溶解平衡的建立υυ(溶)υ(溶)=υ(析)>0υ(析0tυυ(正)υ(正)=υ(逆)>0υ(逆0t溶解平衡图像化学平衡图像:从反应物达到平衡⑵化学平衡的状态建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逐渐增加,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V(逆),此时,反应达到了其“限度”,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都不再发生变化,但反应依然在进行着,只是V(正)=V(逆),我们把这样的状态叫作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的特征⑴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⑵等: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都不等于零,即:V(正)=V(逆)>0⑶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没有停⑷定: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体积分数保持一定⑸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直到建立新的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的标志⑴微观标志:V(A正)=V(A逆)>0——实质⑵宏观标志:反应混合物中个组分的浓度和体积分数保持不变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⑴基本依据:⑵常见方法:以xA+yBzC为例①直接的Ⅰ、速率:②间接:三、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使V(正)≠V(逆),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3、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⑴微观: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原平衡体系V(正)=V(逆)的关系被破坏,使V(正)≠V(逆),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V(正)=V(逆)的关系,才能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⑵宏观: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改变,才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4、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外界条件的改变,首先影响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要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条件改变对V(正)、V(逆)的影响哪个大些⑴V(正)>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右)移动υυ(正)υ'(正)υ'(正)=υ'(逆)υ'(正)=υ'(逆)υ'(逆)υ''(正)υ''(正)=υ''(逆)υ(正)υ''(逆)0t⑵V(正)<V(逆):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左)移动υ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正)0t⑶V(正)=V(逆):化学平衡不移动υυ(正)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υ''(逆)υ(正)0t四、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少生成物浓度υυ(正)υ'(正)υ'(正)=υ'(逆)υ'(正)=υ'(逆)υ'(逆)υ(逆)0tυυ(正)υ'(正)=υ'(逆)υ'(正)υ'(正)=υ'(逆)υ(逆)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