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材分析】本课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即中国的财税体制。教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等材料入手,让学生感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然后深入探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关系,感悟财政政策的不同和变化。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因此教材又进一步探讨税收的有关知识,如税收的性质、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以及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实施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即考点展示,考向解析;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系统整合,巩固提升的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要求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讲学结合,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及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宏观调控(3)税收及种类:税收的性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2、考向定位:(1)财政的作用是高频考点,可围绕民生、经济平稳运行、资源配置等以主观题或选择题形式考察该考点。(2)结合国家的财税体制改革考察财政和税收的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1、财政的作用2、财政收入和支出3、税收及其种类【教学方法】讲学结合、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环节一:考点展示考向解析】(略,见教学目标)【环节二:考点梳理讲练结合】考点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自主复习】。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1)含义:国家经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2)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它收入。(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4)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1)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2)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分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________________,债务支出。[核心突破]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1、改进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稳运行。因此国家财政作用重大,我们应该大力增加财政收入。(2)可是并不能由此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因为,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财政收入过多,会影响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过少,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建设,影响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进而影响的提高。因此,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要和企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3)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维拓展】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考点演练1】(重庆卷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右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③是改进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点演练2】(上海卷)财政部决定从起,对中央企业税后利润收取比例提高5%,增收部分用于保障民生。这部分税后利润及其用途是                                       【考点演练3】(新课标卷I)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中国当前情况下,           [核心突破]2、财政收支关系(1)财政收支平衡意味着财政收支相等吗?财政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收支相等。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支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收大于支略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