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生活区有机更新施工组织项目设计方案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本工程施工工期为*****日历天,工期较短,施工量较大,在施工进度安排上,避免损失及保证工期、质量,需要特别注意季节的变化等。2、本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建筑、道路、绿化、安装等,进场后拟分为四个施工班组,即建筑施工组、道路施工组、绿化施工组和安装施工组,在施工时存在多个施工班组交叉作业、平行施工,班组间的配合与协调尤为重要。二、夏季施工、养护措施夏季气温较高,对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凝结速度加快、强度降低、砼开裂的可能性也增大,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修整和养护等作业时,按照以下措施进行施工:1、混凝土运输和卸料过程中的措施(1)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距离。(2)作好计划,尽量避免在日最高气温时浇注混凝土。在干燥的条件下,晚间浇注的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减少。同时,混凝土可在接近日出时终凝,这时的相对湿度最高,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性最小。(3)除按设计量加拌合水以调整规定的坍落度外,不应在工地上另加拌合水。2、混凝土浇注和修整时的措施(1)准备好施工用的模板和各种设备,以及作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在浇注刚开始时更应特别注意。(2)使用测温计监测运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温度,在必要时可予以调节。(3)应准备好备用振动器,因为夏季混凝土施工时振动设备易损坏。(4)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机具、设备和材料等(例如浇注溜槽、输送机、泵管、混凝土浇注导管、钢筋和手推车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在使用之前进行适当的湿润冷却。(5)浇注混凝土地面时应先湿润基层、边模,然后浇注混凝土。(6)当发现混凝土有塑性收缩开裂的可能性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在新浇注混凝土的表面用喷雾器喷洒一层薄膜养生液等。在干燥条件下,混凝士浇注和整平后应及时覆盖。3、夏季浇注的混凝土养护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12h内用草袋加以覆盖和浇水。采用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后的前一两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对混凝土养护龄期的规定。4、苗木种植避开夏季高温天气,进入9月份后开始种植,以提高种植成活率。三、雨季施工措施1、主要管理措施(1)成立雨季防汛领导小组:雨季汛期来临之前,成立专门的防汛领导小组,备足抗洪抢险的工具和物资,长期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2)施工机电设备维护:在施工准备时,机械操作棚搭设严密,对于机电设备及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并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流动电闸安装漏电保护装置。(3)设施及设备维护:雨季汛期来临之前,对现场临时建筑等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漏雨,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翻修或拆除。水泥库、加工间、材料库等临建做好防雨措施,防止材料淋雨。(4)材料、设备储存及保管①材料尽量放入室内,并做好通风。对于露天堆放的钢筋、型钢、铸铁管、钢管等容易锈蚀的材料,存放时底部垫枕木,上面加盖蓬布或塑料布,以防淋雨锈蚀。晴天时,将蓬布或塑料布揭开,以防止地面水蒸气锈蚀钢材。②小型设备放入室内,大型设备要支垫离开地面,上盖蓬布,防止受雨水侵害。③防雨、防汛材料(如蓬布、抽水泵、防汛工具等)要适当储备,并备足易损件。2、主要技术要求(1)基坑开挖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并采取以下措施:基坑周围作好挡土埂,以防地面水流入。并在基坑底部设排水沟、集水坑,用污水泵将坑内的积水排至排水沟。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基础,避免基底长时间裸露,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按要求回填,回填土要连续进行,雨前及时压实,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2)沟槽开挖措施沟槽开挖采取分段开挖,相邻分段之间留出一段土方暂时不挖除,以使雨季时,沟槽内积水不贯通,便于短时间内分段排除。(3)混凝土施工: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砂浆水灰比。雨季施工混凝土要备足足够的防雨材料,以免浇筑混凝土时遭暴雨冲刷。(4)园路施工①园路路基、基层、面层尽量避开雨季施工。②浇筑完后混凝土如遇雨,混凝土面应用塑料薄膜遮盖,以免损伤。③混凝土工程施工避开阴雨天气,并于施工前做好应急措施,备足架管和蓬布或塑料布,遇雨时搭设防护蓬,浇筑完后混凝土如遇雨,混凝土面应用塑料布或蓬布遮盖,以免冲刷。④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砂浆配合比。⑤对于安排在雨季施工的项目,在施工时,搭设临时防雨棚,并做好防洪措施。⑥场地内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3、雨季施工的安全工作(1)脚手架的缆风绳应补齐绞紧,雨季施工时,脚手架要加设防滑杆,立杆支腿要加垫板。(2)应尽量避开管道在雨季铺设。必须铺设时,应做好防雷措施。(3)露天使用的电闸、电气设备,要有防雨和防漏电措施,使用前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4)雨季挖沟槽、基坑时要注意边坡的稳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