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百家争鸣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ppt

格式:ppt   大小:2,59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家争鸣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20/3/17 文件大小:2.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家争鸣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名词解释: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百家争鸣形势图课后思考: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提示: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孔子那里吸取智慧。”(一)孔子及其思想体系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一、。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思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如何实践“仁”?“礼”是关于做人处事的规范和制度。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读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观。主张“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从讲学的地点、对象、位置分布,可能讲的内容及影响等角度解读图片。(二)孟子及其思想学说材料四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读材料,归纳孟子的政治观。提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材料五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读材料,归纳孟子的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仁、义、礼、智即“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