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爱生命蒙田作者简介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的风土人情。他把读书心得和旅途见闻及日常感想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了《随笔录》2卷,于1580年出版。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随笔与杂文的区别:首先,表现在“题材”选取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是“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区别上:杂文“犀利”,常常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则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总之,杂文和“随笔”是十分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而在“阶级搏杀“中又两相生分。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思考?坏日子——度好日子——品作者和“哲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做比较: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的人死而无憾,就不会感到生命的苦恼。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