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顶管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顶管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20/3/18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顶管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元丰路顶管施工方案本段污水管线顶管主要工作量为管径为d800和d1200,管道埋深8-9m左右,工作井与接收井之间的在最长距离在280m左右。方案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本工程顶管穿越粉质土层、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本公司采用封闭式泥水平衡机头顶管工艺。泥水平衡掘进机具有沉降控制精度高,顶进速度快,便于操作和维修,有施工可靠性等特点,在长期顶管施工中说明是适合本工程地质条件。泥水平衡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顶力计算→测量放样→导轨铺设→顶管后靠背 →顶管动力、照明→洞口止水→穿墙→顶进开始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出土方案→安放中继间(一)、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中的所有设备在顶管前三天前全部到场,包括:吊车、空压机、注浆机、油压泵、水泵等,动力和照明电缆线要全部按要求铺设到位,所有顶管施工人员要全部到场。(二)、顶力计算1、推力的理论计算:(Φ1000计算)F=F1十F2其中F—总推力Fl一迎面阻力F2—顶进阻力F1=π/4*D2*P(D——控制土压力)P=Ko*γ*Ho式中Ko—静止土压力系数,—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mγ—土的湿重量,=**6==**==πD*f*L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粘土)综合摩阻力,——顶距F2=***280=。因此,总推力F=+=。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Φ1000mm顶管)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5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450t,主顶油缸选用2台200t(2000KN)级油缸。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200t以下,280米顶管所需推力不够,因此我们中间需要额外的顶进系统,需设中继间进行接力顶进。每段顶管拟在机头后部每隔70米安放一只中继间。(除3#工作井到2#接受井280米放3个中继间,别的每段顶管放2个中继间。) (三)、测量放样顶管管线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放线准确就能保证顶管机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顶管轴线偏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时设备损坏,使顶管停顿。顶管管线放线,就是将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进洞口的点正确引入工作井内,指导顶管顶进的方向和距离。从理论上讲,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坐标和标高在沉井下沉时都已明确,通过计算很容易确定。然而由于沉井下沉时的误差,这样从理论上计算放出的线就不一定符合。目前,顶管管线放线常常是根据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实际位置,按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实际放出管线位置。具体如下:1、管线标高的测量使用水准仪测得工作井和接收入井洞底标高,根据标高高差和工作井与接收井距离算出坡度。2、轴线测量的方法(1)、通视条件下的测量使用引线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置经纬仪于接收井中心A点,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预留洞中心井上口B点,作AB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工作上B点、C点用铅丝将管线轴线拉出来,上吊两个垂球将管线轴线引至坑底B/、C/点用以确定管线顶进轴线。C/点架设激光经纬仪,对准B/点,确定顶管顶轴线(2)、在轴线定好后即可安装导轨以及后顶,先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至轴线的高差h,至水平仪于井下,在井四周做出4~6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安放导轨时可用线绳在相对的两个临水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于线绳既可,然后根据轴线调整导轨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于已知轴线的竖直投影线重合,导轨轴线方向调整好后再精调导轨的高程,最后支撑导轨至井壁上。3、纠偏方法与措施(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并设置偏差警戒线。(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