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华清池,生生不息的长青树.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清池,生生不息的长青树.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3/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清池,生生不息的长青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清池,生生不息的长青树2007-7-250:00:00陕西日报历数华清池的年龄,已有6000多岁的高寿了。漫长的岁月过去,华清池没有呈现出常规的老态和苍凉之感,而是始终迸发着稳健的青春和成熟的活力。它在取得诸多殊荣之后,率先创建了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它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中国首部户外实景舞剧《长恨歌》,并依据观众和市场的要求反复锤炼,于近日再次推出面貌一新的提升版。华清池,真是一棵生生不息,活力旺盛的长青树啊!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景区中,华清池的历史最为久远。早在6000多年前,原始母系社会的姜村先民就在骊山脚下发现了可供生息的温泉,于是便定居此处。从此,华清池的命运就与温泉结缘。不竭的温泉孕育华清池不竭的生命,柔滑的灵水浸润华清池不老的容颜。在中国可供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中,华清池更成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青睐的圣地。建都于陕西的13个王朝,无一不在此修建帝王行宫,到了盛唐期间,它的规模更大,设施更豪华。白居易曾诗赞:“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这就必然吸引各国使者来此朝拜,必然招来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到此献艺,也必然汇集各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于是,灿烂的人文财富在丰饶的自然怀抱中孕育而生了。温泉沐浴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沐浴文化;中国历代帝王在这里修建行宫,留下姹紫嫣红的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文人墨客受灵山秀水的熏陶,书写脍炙人口的诗词文化;各国、各民族的艺术汇集此处,荟萃出中西结合的乐舞文化;中国民间艺人在这里切磋技艺,奠定了中国梨园文化。其中,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流传至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兼备,这正是华清池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华清池长盛不衰的精神底蕴!这种优势曾给华清池带来骄人的成绩和辉煌。建国50多年来,华清池先后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29位;中国三代领导人都到此参观,并留下高度赞誉;游览华清池的国内外游客更是年年递增。历史在今天传承和发展华清池的经营者没有躺在历史赋予的优势上吃老本,而是用那双温泉沐浴的慧眼警觉地观察旅游市场的一切动向,并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他们看到,随着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活跃,后起的旅游景区给华清池带来严峻的挤压和挑战,传统景区跟不上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的转化,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游客的精神需求。要保持华清池不衰的魅力,必须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全新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素质。于是,他们除美化园内环境、更新现有景观、增添文化内涵外,花大力气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从2004年开始,华清池向西扩展了20余亩,在唐华清宫的遗址上建成了芙蓉园风景区。重建后该景区以芙蓉湖、长生殿为主体,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神女亭环绕四周,芙蓉湖湖面蜿蜒穿过遇仙桥与九龙湖相通,象征着一脉相承的大唐文化。湖周围柳丝婆娑,芳草如茵,构***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设于长生殿内的展览馆,把华清池6000年的历史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华清池的文化内涵,给游客以精神愉悦和文化提升。继而,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打造中国首部户外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李隆基和杨贵妃发生在华清池的感人爱情故事,经过白居易长诗《长恨歌》的渲染,荡气回肠,成为千古绝唱!遗憾没有得到开发,使其沉睡在残缺不全的遗迹中,游客只能通过导游的简单描述得知一鳞半爪,失去大爱深情理应给人的审美愉悦。这不但无颜面对给我们留下丰富资源的先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