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肠道血管畸形.ppt

格式:ppt   大小:4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肠道血管畸形.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0/3/20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肠道血管畸形.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英文名称vascularmalformationofintestine类别消化科/肠道疾病/(vascularmalformationofintestine)包括动静脉畸形、血管扩张、血管瘤、血管发育不良等,是引起急性或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是血管本身异常,也可是某一系统性病症或某一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种黏膜下血管扩张畸形,虽非常见病,却是隐匿性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其中60%~70%出血部位在小肠,近年来国内报告病例逐渐增多。病变血管位于肠黏膜下、病灶小,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困难。概述约5%病例即使经过手术亦未能发现出血灶,术后出血的复发率高。流行病学其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年龄从7个月到81岁不等,多数资料表明主要在50岁以后发生,但年龄小于30岁的人中亦并不少见。病因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好发于空肠、盲肠及右半结肠,儿童、青壮年血管畸形以空回肠多见,而中老年血管畸形以结肠、尤其以右半结肠多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继发性贫血。发病机制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其病理变化为黏膜下动静脉间交通,静脉动脉化,静脉壁增厚、扩张、扭曲、硬化。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主动脉狭窄;后天性为继发于某些疾病,如门静脉高压症肠病,老年人黏膜下静脉壁退行性变伴慢性便秘,使穿行于肠壁肌层的黏膜下静脉因肌肉收缩反复受压迫,导致静脉内腔压力增高,静脉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功能减退,动静脉直接沟通,形成功能性动静脉瘘。发病机制小肠血管畸形与结肠血管畸形常相伴随发生。,多数较长,长者可达几十年。,可急性大量出血,反复间断出血和慢性少量出血。、输血等可暂时停止,血红蛋白也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