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A16)和肠道病毒71型(71)最为常见。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分泌物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食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少见。手足口病如何治疗?治疗原则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