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承德路幼儿园方正丽卢暑珠一、研究的背景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自从课程游戏化提出后,教育局对幼儿园课程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强调全面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为幼儿智力发育与思维开发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同时,也为每位幼儿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促使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和谐发展,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活思维。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幼儿园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机制与策略探索还远远不够。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以及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幼儿的发展。把课程游戏化当做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及需要。我园是一因此“民间游戏”为特色的幼儿园,多年来一直注重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等方面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幼儿园有不少老师在多年的幼儿游戏活动组织形成各自个性化的教育特征和教学风格,部分教师在市级教学评优和教学公开展示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教师能力的差异,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部分年轻教师对游戏特征及其操作规律、指导策略依然不能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低效化现象。活动中不去关注孩子的需求,不去关注孩子的参与情况,师幼缺乏互动,幼儿主体性体现不够,活动效果较差。因此,为了促进我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我园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幼儿园的研究课题。二、研究意义(1)研究幼儿游戏环境创设和幼儿课程的游戏化问题,试图解决如何创设利于孩子游戏的环境,以环境为突破口,研究课程游戏化的积极策略。(2)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游戏化问题,试图探索充分利用幼儿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件、有趣的活动更好地与课程融合,游戏化。(3)研究优化区域活动,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整合问题,试图解决打破区域与游戏的传统界限,真正将区域与游戏整合,有利于孩子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商业街、模拟社区等)(4)研究优化区域活动,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整合问题,试图能经过研究解决如何发挥幼儿园正规教学游戏原有优势,克服其不足,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能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