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气分析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2007-12-0514:54分类:生化检验字号:大大中中小小血气分析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液酸碱度pH2、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3、血浆二氧化碳总量TC024、血浆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血浆标准碳酸氢盐(SB)血浆实际碳酸氢盐(AB)5、血液缓冲碱BB⑴血浆缓冲碱(BBp)⑵全血缓冲碱(BBb):⑶细胞外液缓冲碱(BBecf)⑷正常缓冲碱(NBB):6、血液碱剩余[别名]碱超,碱不足[英文缩写]BE,BD7、血液氧分压P02动脉血氧分压(Pa02)静脉血氧分压(PvO2)8、血液氧饱和度和血液氧含量血液氧饱和度:SatO2,O2Sat,sO2血液氧含量:ContO2,O2Cont,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O2)9、血红蛋白50%氧饱和时的氧分压P501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11、阴离子隙AG12、血红蛋白Hb1、什么是血液酸碱度?正常参考范围是什么?临床意义是什么?[项目名称]血液酸碱度[英文缩写]pH这是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最直接的指标。血液pH的维持主要取决于HCO3-/H2C03缓冲系统,正常人此缓冲系统比值为24/(即20/1)。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值是决定血液pH值的主要因素。两者任何一方改变均能影响pH值。而且互相间可进行代偿性增高或减低。如二者同时按比例增高或减低,血液pH可维持不变。因此,pH值改变不能鉴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中毒。目前,要求用国际单位制(SI)来表示物质浓度,pH应改为[H+](mmol/L)来表示。[参考范围]动脉血:~,。~。[H+]:~。~158nmol/L。静脉血:—,[H+]:~。[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动范围很小,当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降低,均可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各种疾病都可能出现。1)pH值正常:①正常人。②存在轻度酸碱平衡紊乱,但机体可以自动调节到正常水平,临床上称为代偿型酸、碱中毒。③存在强度相等的酸中毒和碱中毒,作用互相抵消,pH值表现正常。2)pH值升高:提示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碱中毒。3)pH值降低:提示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酸中毒。2、什么是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参考范围是什么?临床意义是什么?[项目名称]血液二氧化碳分压[英文缩写]PCO2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气体所产生的压力。PCO2基本上与物理溶解的CO2量成正比关系,而与H2CO3及HCO3-仅有间接关系。通常在37oC测定不接触空气的动脉血PCO2(简写为PaCO2),静脉血PCO2(PvCO2)略高,因CO2分子具有较强的弥散能力,故PaCO2基本上反映肺泡PCO2(简写为PACO2),能了解肺泡的通气情况。这是判断呼吸性酸、碱中毒的指标之一。[参考范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