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本溪人靠山不吃山.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本溪人靠山不吃山.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本溪人靠山不吃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溪人靠山不吃山养蛙富了一方人截至目前,本溪市南芬区已实现封育蛙沟166条,建成野生林蛙育蛙池800多个,累计达4万多平方米,专业户已发展到155家,并有6户实现了圈养。年产林蛙350万只左右。产值实现1700万元,比5年前增加了17倍,使林蛙生产在这个区开始形成了产业。许多专业户靠养这“水中软黄金”而为自己的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通道。本溪市南芬区的林蛙生产起步于2000年。那时全区仅有林蛙生产户43家,当时每只雌蛙只卖到2至3元,年产值100万元左右。随着市场对林蛙需求量的增加,林蛙的行情逐年看涨,现在每只成年雌蛙可卖到10元以上,成为了“水中软黄金”,使许多人看好了这个产业。针对南芬区有75万亩林业用地,%,山中溪流遍布,又沟壑纵横,适于发展野生林蛙的实际。于是山里人纷纷看好了这个产业,开始封沟养林蛙。从事封沟养林蛙的农户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已有专业户155家。专业户们在山中的溪流边挖孵化池。据统计,全区已挖有平均50平方米的孵化池达800多个,为林蛙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安下了一个个林蛙的家。并将林蛙散落在林地或其他地方的蛙卵收集起来放到孵化池中,大大提高了野生林蛙的成活率。其中以下马塘镇的林蛙生产专业户为最多,已达到90多家。这个镇金家村二组五道沟里,就有村民王春辉挖的孵化池15个,在金家村小北沟有村民李德臣挖的孵化池24个。而思山岭乡甬子峪村怀抱沟里已有育蛙孵化池达30多个。如今,来到南芬区的深山里,会看到许多的林蛙孵化池,那就是山区农民为林蛙建成的一个个家。除此之外,南芬区的人工圈养林蛙也走在了全市的前头。其中,今年太平山村的吴英奇投入60万元建成的大型圈养林蛙场,通过报刊及网络的介绍,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还有沈家村王恩才建成的颇具规模的圈养林蛙场也引来媒体的注意。前来学****考查的人络绎不绝。如今,本溪市南芬区的林蛙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了一个产业,并有了相当名气。而以下马塘镇的林蛙生产名气最大。据悉,这个区的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如何在深加工上做文章,让林蛙生产成为当地的一个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