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汉字的构造.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字的构造.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字的构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字的构造一、   古代分析汉字结构的理论——六书“六书”一词产生很早,在《周礼·地官·保氏》中已经出现:“八岁入小学,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但“六书”具体指哪六方面,则是汉代才出现的。首先是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列出了“六书”的名称,许慎著《说文解字》时第一次对各书用八个字进行解释,并举例加以说明。现在学术界一般采用许慎所定的名称、班固所列的顺序。即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这六书实际可分为两类。正如清代文字学家戴震所说“指事、象形、谐声、会意四者”,“书之体止于此矣”。转注、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两大端也”。也就是说,前四者属造字法,后两者属用字法。古人称之为“四体二用”。许慎的六书定义是:①“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象形字是画出那个事物的轮廓,字形随着所表现事物的形状而弯曲。日字、月字就是这样的。②“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意思是——指事字是一看到就能认得,或一考察就理解这个字所要表达的含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样的。现在学术界一般的看法是,指事字包括两种情况:一、纯符号指事,如:上、下、一、二、三、五、十、爻这是一些纯粹的符号,笔画之间是没有意义可分析的。二、在象形基础上增加点、划而成的指事字。如:元、天、叉、寸、刃、血、本、末、朱、卒、尺、母等。③“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排列几个字并会合它们的意义以组成一个新字,来体现造字意图。武字、信字就是这样的。“谊”即故“义”字,“指撝”即意图。④“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形声字是按照事物的类别来造字,取读音相同字来表声符以组成新字。江河二字就是这样的。“为名”就是“造字”的意思。上古时“文、字、名、书”在指代汉字这点上可以说是同义词。故“为名”也就是造字。需要指出的是:一、由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有些古代能准确表示读音的声符,到现在已经不能准确表示读音了,表读音部分与形声字的读音有的还相差很大,例如:(P表该字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徐本<说文解字>中的页码)壮P14,从士,爿声。艾P19,从草,乂声。街P44,从行,圭声。衙P44,从行,吾声。蔼P52,从言,葛声。訄P57,从言,九声。二、还有些形声字的声符并未完全写出,是所谓省声字,如:進P39,从辵,閵省声。邁P39,从辵,蠆省声。詧P52,从言,察省声。一、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有些形声字的表读音部分已经不明显,以致人们看不出来它是个形声字。如:更P68,从攵,丙声。雜P172,左上角是个表义的“衣”字,其余部分是表音的“集”字。成309,中间是个表读音的“丁”字;卻P187,谷声。甫P70,父声。以上就是四种造字法,古人称之为“四体”。以下是“二用”,即两种用字法:⑤“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转注就是用一个部首来统帅部内的字,意义相同的字之间可以互相解释。如考部的考字和老字就是这样。但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关于什么是转注,诸家理解不一,说法多样。以上的解释只是其中的一种,未必就是正确的。因为许慎在书中对于什么是形象字、指事字,什么是会意字、形声字都在具体的字中有所注明。明确指出某字是象形字,某字是指事字,或者说从某从某会意,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