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    当中国地产业步入,在政治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企业转型与社会转轨的焦虑与不安氛围正在弥漫。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互联网下成长、难以琢磨的90后……围绕购房主体的洞察与争议,成为地产界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与之相伴,90后作为正在成长的消费主体,她们的住房消费观念决定着房地产业的未来。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演讲,抛出“九零后压根就不买房”言论,震动地产界。言犹在耳,年末,社科院抛出一份研究报告直指,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90后真的不愿意买房吗? 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90后们,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聆听她们的买房观。我们共收回102份有效调查问卷。受访者中,工作时间一年以下的超过4成,工作了1年到2年,将近2成;有26%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拥有本科、专科、硕士学历和学位成为占比最大的人群。调查的结论令人深思。追求自我价值、被誉为“二次元”一代的90后,尽管生活方式与80后、70后呈现差异化,但在住房消费观上,远非“不买房一代”可简单概括。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结论,不一样的90后。谁说90后不买房崇尚生活品质、个性张扬的90后不买房?是误读还是真相? 东地产财经周刊 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直戳地产商的敏感神经。社科院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一方面九零后认同传统国人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须品的看法,另一方面她们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她们有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而在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提出,“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90后,压根不需要买房。”同样在业内引起热议。支撑马佳佳“不买房”的理由是:人们买房是因为传统的念土情结和婚姻观念,或者是资源分配中的投资增值。但90后是理想化、个性化的一代,传统的买房行为对“90后”意味着重资本,无闲钱做其它事;买房会限制自由;想摆脱与婚姻相捆绑的传统观念束缚。于是,“90后”对于房子,要么继承,要么放弃,要么成为居无定所、住遍全世界的最牛酒店的城市新贵。更有媒体对无意于购房的年轻人大加赞扬,称她们观念“进步”。只是,九零后真的不愿买房吗? 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九零后们,聆听她们的买房观。我们经过对102名九零后调查后发现,有六成的九零后有买房的意愿。在剩下不愿买房的九零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有三成是不愿意被束缚,有一成是长辈留有房产。在调查中,“房价太高”、“没钱”、“压力大”是频繁出现的字眼。受访者中,有超过90%以上的九零后反映房价过高,对于她们而言,房子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我们也想买房,只是价太高” 1991年出生的王文卿是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之前有过一年的工作经历,这也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内敛与稳重。对于买房,她显得较为坚定,她认为在上海这个城市,如果有房子很多事情会更方便。何时买房,王文卿也给出了准确的回答,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当一切都安定下来,有了稳定的收入,会适时的选择买房。提到如何付款时,王文卿说,可能父母会资助一部分。九零后中,“王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