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魏晋南北朝文学.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南北朝文学.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3/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学概况(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念的发展(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二)文学集团的活跃1、文学创作的兴盛2、文人之间的切磋、研讨等文学交际活动3、相同、相近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4、创作群体的兴起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一、人与文学的双重自觉二、文学自觉的标志“乱世文学”及创作主题二、创作主题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小结:【作业】1、课外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课外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建安文学(一)建安文学总貌(二)三曹与建安七子、蔡琰概述三、建安文学取得的成就四、建安文学产生发展、繁荣的原因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骨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其内涵是:?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人生短暂的哀叹。?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曹操及其诗歌创作曹操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曹操手迹石刻二、诗歌创作内容三、文学创作风格《蒿里行》曹操《蒿里行》解析评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明·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短歌行》曹操《短歌行》赏析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步出夏门行》组诗《观沧海》--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赏析《龟虽寿》--曹操《龟虽寿》赏析《龟虽寿》赏析曹操四言诗的意义与价值前人评曹操诗文?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亦称‘三祖’”?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刘熙载《艺概·诗概》:“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沈德潜《古诗源》:“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四言诗的意义与价值曹操的四言诗讨论:请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与毛泽东《浪淘沙》作对比分析毛泽东《浪淘沙》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丕曹丕的诗文创作曹丕的文学创作曹丕的文学成就?曹丕的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燕歌行》赏析《燕歌行》的影响《典论·论文》的艺术成就?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小结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曹植的文学创作?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