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   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把人类健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战略措施。   近年来,针对慢病对北京市民健康的危害和发展趋势,从“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出发,本市在大力宣传慢病防治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进一步改进全市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全面提升市民的健康素质,经过普及健康知识、动员市民参与健康行动、政府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全市居民健康寿命,将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现提出《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作为首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的宝贵遗产,经过的努力,用健康促进策略应对慢病的挑战,经过普及健康知识、动员市民参与健康行动、政府提供健康保障,实现“健康北京人”的目标,促进本市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民参与、人人行动”的原则,广泛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干预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促进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对高危人群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康复、减少痛苦,延长健康寿命。   (三)工作目标。   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经过的努力,使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进,市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健康寿命延长,将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开创有首都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   (四)主要指标。   %以上。   ()。   ()。   %以下,%以下(%,%)。   、每次30分钟以上的人群比例达50%以上(%)。   %以上,正确刷牙(顺着牙齿的方向,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率达到70%以上,65岁至74岁老年人口腔中能承担咀嚼功能的牙齿平均不少于20颗(现为15颗)。   %以下(%)。   (),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   、糖尿病管理服务,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达到80%、65%、50%以上(%、%、%)。   。   ()。   二、主要行动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广播、报纸、网络、公益广告等传播媒介,加强卫生知识与保健常识的宣传。在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设立健康频道或栏目,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市级报刊设立健康专版,普及健康知识。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协作部门: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   ,建设健康园地、健康广场,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咨询、体能测试、娱乐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同时,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各种俱乐部、娱乐队等活动小组,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   协作部门: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各区县政府。   “健康社区行”、“卫生保健进万家”、“健康知识进校园”、“心理健康进社区”、健康知识竞赛等健康促进活动,倡导市民参加“健康行为”大讨论,引导市民全面提升健康意识。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   协作部门:首都精神文明办、各区县政府。   。全市中小学校每学期有5节健康教育课,每名学生有1本健康教育读本,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护好视力和牙齿,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烟草、远离烟草。   牵头部门:市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