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国维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维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3/2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维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维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8月2卷4期作者:吴晓霞国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皮肤科临证40余载,经验丰富,特别是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介绍于下。 1 病因病机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中医称为瘾疹,由于皮肤上出现鲜红或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教授认为其发病总由禀赋不耐,阴血不足;或情志不畅,郁久化火;或冲任不调,加之风邪外袭,郁于肌肤而发病。慢性荨麻疹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 辨证治疗  卫气不固 主证:患者平素多汗,易受凉感冒,每于汗出后或风冷刺激后发疹,疹色淡红或呈逗点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固表、祛风散寒。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5g,炙麻黄10g,蝉蜕10g,浮小麦10g,甘草10g。  胃肠失调 主证:患者有慢性胃肠疾患,胸脘痞满,腹胀时痛,纳差,大便不调,舌淡红,苔黄略腻,脉弦滑。治法:调理胃肠。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30g,麦芽30g,神曲15g,茯苓15g,绵茵陈15g,苏叶15g,黄芩15g,枳实12g,白术12g,法半夏9g,陈皮9g。  气血瘀滞 主证:面色晦暗,皮疹暗红,舌有瘀点,脉细涩。治法:活血祛瘀、调血祛风。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15g,赤芍15g,桃仁15g,秦艽15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6g,地龙12g,蜈蚣2条,枳壳9g,甘草9g。  肺肾不足 主证:动则气促,腰膝软,盗汗,皮疹色白而带灰暗,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治法:滋补肺肾。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萸肉15g,山药15g,茯苓15g,熟地15g,丹皮15g,泽泻15g,乌梅15g,首乌15g,白蒺藜15g,五味子10g,全蝎6g,甘草9g。  冲任不调 主证:月经前发疹或月经期加重,月经后皮疹减轻,舌淡,苔薄,脉弦数。治法:调理冲任。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5g,白芍15g,茯苓15g,夜交藤15g,徐长卿15g,当归10g,白术10g,柴胡10g,山栀10g,甘草10g。  气血两虚 主证:平素体弱多病,疲倦乏力,面色苍白,皮疹色淡。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法:补气血、益心脾。方药:当归饮子加减。生地15g,白芍15g,首乌15g,白蒺藜15g,夜交藤15g,当归12g,防风12g,黄芪12g,白术12g,乌梅12g,川芎9g,甘草10g。 3 临床常用药对及治疗方法  有效药对 (1)麻黄与牡蛎:麻黄性辛温,牡蛎性寒,麻黄具有疏散风寒、散邪透疹的功效,牡蛎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两药同用共奏散风解表、敛阴止痒之效,且牡蛎之敛可防麻黄宣透太过。临床常用牡蛎30g,麻黄6~8g,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或寒冷型荨麻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有抗过敏作用,其水提物或醇提物可抑制嗜酸粒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牡蛎为高钙物质,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2)紫苏与防风:紫苏辛温偏燥,防风辛甘偏润,紫苏具有疏风、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虾毒作用,防风具有祛风解表止痒之功效,两药配合可增加发散功效,对食鱼、蟹后引发的过敏症有良效。临床常用紫苏15g、防风15g,治疗对海鲜、鱼腥过敏之肠胃荨麻疹有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紫苏的水提物对诱导的大鼠肥大细胞、组***释放有中度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