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科护理学》,定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实验室检查五,治疗六,护理诊断、问题七,护理措施八,健康指导一、定义肾病综合征指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原发性原发于肾脏本身的肾小球疾病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脏损害继发性继发于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NS的分类和常见病因分类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病变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SLE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肾淀粉样变性先天性肾病综合症乙肝相关性肾小球炎骨髓瘤性肾病淋巴瘤或实体瘤性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微小病变型肾病以儿童(男多于女)多见;可有过敏病史;典型的NS临床表现;一般无持续HBP和肾功能减退、无肉眼血尿;90%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复发率可达6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我国发病率高,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半数起病急骤,部分为隐匿性,半数有前驱感染史;多有肉眼血尿。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多起病急骤,70%有前驱感染;常伴急性肾炎综合症表现,几乎均有血尿;进展快,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出现早,预后差;治疗困难,尤其成人疗效差。局灶节段性肾病多发于青少年男性,多隐匿起病;以肾病综合症为主要表现;对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反应差。膜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通常起病隐匿;80%表现为NS,一般无肉眼血尿;极易发生血栓栓塞进展缓慢,治疗效果差。大量蛋白尿分子屏障、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出,近曲小管无法全部重吸收。高跨膜压、高滤过、高灌注(高血压、高蛋白饮食、大量输注血浆蛋白等)可加重尿蛋白排泄三、典型临床表现大量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以清蛋白为主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与蛋白尿排出量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只有当肝脏合成不足弥补丢失时出现;胃肠道粘膜水肿致食欲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因素可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g/L免疫球蛋白、抗凝及纤溶因子、金属结合蛋白减少水肿最突出的体征;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当临床上出现可觉察的凹陷性水肿时,组织间液容量增长至少5Kg严重水肿者可出现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最常见;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可增加;年龄、营养状况、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影响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