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漫话古代咏燕诗.pdf.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漫话古代咏燕诗.pdf.pdf

上传人:hqpkhvg379 2016/3/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漫话古代咏燕诗.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鉴赏燕子,这种小巧的候鸟,早在几千年前便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邶风·燕燕》一诗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可谓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吟咏燕子的诗行。此诗是一首惜别之作,诗中的咏燕仅为“见物起兴”。不过,自此之后,咏燕的诗作便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尤其是唐宋蔼oll_纵溉历代咏燕诗,大致可分为两类:"7-类主要是写实之作。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鼹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瓜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钒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54【青春阅读qingchunyuedu口王美春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诗人将此诗归入“讽谕”类,旨在以燕喻人;我们说它又是一首精妙的写实之作。诗中描写雌雄双燕衔泥筑巢,生育儿女,呕心沥血捕虫喂养儿女,“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并“喃喃教言语,一刷毛衣”,直到送雏燕举翅飞翔而去,语言浅显生动,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态、如闻其声之感。清代诗人周士彬的《营巢燕》也是一首描写双燕哺育雏燕的写实之作:“双燕衔泥葺巢垒,飞去飞来掠烟水。巢成抱卵意苦辛,忍饥终日伏巢里。哺养新雏四五子,冲风冒雨寻虫蚁。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一朝相引向天飞,子去母归谁顾视。独有前林慈乳乌,衔恩反哺情无已。”此诗与白诗相参读,则不难看出两诗的思想内容、笔法颇为相似,由此也可见白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另一类主要是抒情之作。此类诗作咏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咏燕旨在借题发挥,抒写作维普资讯感,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的前两句描绘朱雀桥畔杂草丛生,野花盛开,乌衣巷口夕阳斜照,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后两句借咏燕而抒情,构成今昔之比,昔时金陵的荣华,王、谢两大家族的骄奢,以及时光的流逝,朝代的变迁,物是人非,尽包蕴在这咏燕的诗句之中。又如唐代另一位诗人崔道融的《归燕》:“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天边又相送,肠断故园秋。”此诗以燕归与人不归相对比,强烈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是一首咏燕抒情的佳构。有趣的是,在不同诗人的笔下,燕子的形象有着美与丑之分。燕子,体态轻盈,别具风神,素有“天女”之美称。在一些诗人的笔下,燕子的形象也往往美如天女:“年去年来来去忙”,“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这是辛勤劳作的燕子;“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著人”,“入幕不惊挥尘客,巡檐如唤卷帘人”,这是与主人和谐相处的燕子;“自知羽翅弱,不与鹄争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是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燕子与褒扬性的咏燕之作截然相反,有些诗人的咏燕诗则别出心裁,不褒燕而诘之贬之,将“天女”翻作“丑女”歌。南宋“江湖诗人”戴复占《诘燕》便是这方面的力作:“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尺。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