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言稿开场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事物的时候,对事物的开头和结尾印象比较深。譬如,看一篇小说或者听一段故事,往往是中间的有些情节已经淡忘, 但是对开头和结尾仍记忆犹新。所以,人们比较重视事物的开头和结尾。 开场白是发言的开头,说得好,能够打动听众的心,激发起他们的情绪,使听众以高昂的情绪听发言,产生良好的发言效果。因此,几乎所有发言人都非常重视开场白。开场白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一、自我介绍式发言人落座后,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基本情况,或者是自己单位的基本情况告诉听众,然后,宣读讲稿,或者边宣读讲稿边解释发言内容,或者脱稿发言。这样的开场白叫做自我介绍式开场白。譬如,在全国NIT应用技术交流会上,有一位代表发言的开场白是:“同志们好!我是河南省南阳少儿师范的教师,也是我们学校NIT推广项目方案的负责人。现在,我向诸位同仁总结报告一下我们学校在NIT方面的做法, 。”再譬如说,在河南省课件制作交流会上,某代表的开场白是:“各位教师,你们好!我叫张军,来自河南省的南疆边陲新野县,是一所乡村中小学普通教师, 。 ”听众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想知道自己在听谁发言。知道了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心里会塌实许多,可以专心致志地听会。不知道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在听的过程中,心里老是不塌实,好象缺了点什么似的,时不时会喃喃自语地在心里问“这是谁?”有的人还会停止听讲,向四周的人打探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分散注意力,降低听会的效果。自我介绍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发言都可以套用。譬如,一所普通实验中学开语文教研会,发言人就没有须要做自我介绍。普通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不会太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大家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没有须要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再反复一遍。一般说来,在参加会议的人比较多,涉及的单位比较多,发言人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才使用自我介绍式开场白。-自我介绍要讲究技巧。自我介绍内容简单,容易说得平铺直叙。自我介绍作为发言的开始,不仅是向听众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肩负有激发听众兴趣的任务,假如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人,那就太乏味啦!难以到达撩拨听众情绪的目的。应该把自我介绍文学化,借助文学的魅力,激起听众的情绪。还要强调关键性词语,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在全国少年小发明交流会上,一位少年这样发言:“尊敬的爷爷、伯伯、奶奶、阿姨,你们好!我叫郭红,郭沫若的郭,红色的红,来自遥远的云南省白家县乌龙镇啊丽山寨,前天是我的 12岁生日。”“郭沫若”、“12”、“山寨”的发音特别重。郭沫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强调和郭沫若一个姓,不仅诙谐有趣,也便于听众记忆。12岁的小孩子能够登上国家发明交流会的讲坛,实在是了不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小发明是城市孩子人的专利,边远山寨的孩子能够在小发明方面做出卓越的成绩, 确实了不起!强调“12”和“山寨”,能够加大人们的心理反差,激发人们的听会热情。二、谦虚式在正式发言前,结合发言的内容说一通谦虚、客套话,这样的开场白,我们叫它谦虚式开场白。例如,在某县“八荣八耻”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有一所学校的代表这样说:“上一周,县教育局的刘局长到我们学校视察工作, 看了我们学校‘荣辱’教育的部分工作,就安排我们写一个‘荣辱’教育的经验材料,准备在这次会议上发言,依此来推动我县的荣辱教育。我们只是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做了一点工作,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