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检验指标探究进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54-02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属正嗜肝DNA病毒,其基因组DNA为松弛环状DNA(relayedcircularDNA,rcDNA),进入肝细胞核后转换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DNA)DNA是信使RNA(messengerRNA,mRNA)和前基因组RNA(pregenomeRNA,pgRNA)合成的模板,在整个自然病程中持续存在[1]。人们被HVB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目前经过献血员筛查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乙肝发病率,但现在全世界仍有3亿HBV感染者。现对HBV相关检验指标进行总结如下:HBVDNA1HBVDNA的特性:HBVDNA是HBV存在及复制的标志,对协助临床诊断HBV感染现状以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等均有重要的意义。以前HBVDNA和DNA-P(具逆转录活性的DNA多聚酶)检测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现在已完全被更敏感、快速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所代替⑵。HBVDNA的检查方法:二十世纪80〜90年,PCR技术因其敏感、特异、快速而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的PCR产物检测采用电泳法,电泳过程中漠化乙噪插入双链DNA,经紫外光激发产生荧光,DNA含量为Ing时即可检出。定性PCA的敏感度则提高至lOfg/mL,为前者的100倍;现在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如核昔类似物a-IFN能够有效抑制外周血液中的HBVDNA,DNA的影响极小[3]。李军等[4]报导应用以SYBRGreen荧光染料和P-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成本较低。总上所术,目前实时定量PCA是临床检测血清HBVDNA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其原理是充分利用Taqman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荧光激发、淬灭性质,分别合成携有荧光基因和淬灭基团的近距引物和探针。在循环进行中同样可检测荧光强度并用软件与内参比较进行定量分析。HbeAg1HbeAg的组成及特性:HBeAg由前C区和C区共同编码,在启动前C区起始密码翻译后切割引导肽和C区C末端部分多肽后分泌进入血液成为HbeAgo前C区G1896~*A变异导致产生终止密码TAG,以至HBeAg缺如;前C区C区启动子A1762-T和G1764-*A的双变异,使得前C区mRNA产生减少,也会使HBeAg分泌减少。HbeAg的检测:HBeAg阳性程度和滴度大小与HBV复制及传染性强弱呈正相关,但前C区或C区发生启动子/终止密码突变时,可表现为HBeAg阴性。这些HBV变异株与重型肝炎或慢性肝炎恶化有关。故而HBeAg阴性或HBeAb持续阳性的乙肝患者,需检测前SI(Pre-S1)或前S2(Pre-S2)抗原,以了解HBV复制程度。总之,HBVDNA全基因克隆、测序工作的完成为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奠定了基础,所以仅以HBeAg作为判断HBV复制活跃与否的指标是不够的[11]。Pre-SI、Pre-S2抗原1Pre-SEPre-S2抗原的种类与结构:HBeAg包括前s(Pre-S).Pre-S1和Pre-S2共3种蛋白,-Sl区pre-S2区编码。Pre-S1由108〜110个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