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关于诺贝尔奖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稿.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诺贝尔奖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稿.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3/24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诺贝尔奖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诺贝尔奖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稿前段时间,卅界嘱目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令中国人失望的是,中国人再次无缘诺奖。联想到周边的国家比如印度,口本,韩国,缅甸其至孟加拉国都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于是有人不禁发出“中国人何时能拿诺贝尔奖”或“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悲鸣。而另一些人,则以钱学森的堂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建的获奖而窃喜。在他们看來,钱永建的获奖至少证明了中国人是具备拿奖基因的,却不料被钱永建一句“我是美国生美国长的,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而怏怏而返。对诺贝尔奖,中国人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为什么100多年来获奖的几乎都是西方的科学家?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如此辉煌的今天,难道本土教育出来的人就没有一个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守着这种情结而拘泥于获奖者的国籍。我们应该更多地学****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所体现出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需要求真,求真需要付出。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佛勒斯特姆教授曾经说过「'科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重要的是做有趣的科学研究。诺贝尔奖得主们自己也许都没意识到今后会获奖,他们只是在研究上充满好奇心,执着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能够在瞬息万变、追潮逐浪的世界里淡定独处,自觉摒弃外在的干扰和杂念,以追求单纯的科学为冃标,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这木身就是一种付出。一个人如果能在旺盛的好奇心和单纯的求知欲驱使下从事科学活动,哪怕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实践了这种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我国的朵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他对中国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贡献早已超过了任何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能赋予全世界的。他的成就还需要一个诺贝尔奖去证明吗?其次,如果我们稍微研究一下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江泽民同志曾经在1998年的院士大会上作过概括性的结语:“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规律。”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止证明了这条规律的普遍性。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