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教师职业倦怠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职业倦怠之我见.doc

上传人:bjy0415 2020/3/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职业倦怠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天我对自己做了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对教师职业有了轻度倦怠。从教十数载,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初入教师行业时的***了。面对当前教育形式,社会压力使我颇感矛盾,我和大部分教师一样在压力面前感觉到消极、怠惰、身心疲惫,由此导致了轻微的职业倦怠。以下是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浅见,与大家相互交流,希望能有些帮助!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第一,职业压力感。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教学成绩的排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趋于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在教师评聘机制的冲击下,传统的“同行是对头”等自私狭隘观念和“业务封闭、专业保守”等不良现象在教育领域内不断滋生。从而导致教师表现出身心疲惫、沮丧、压抑和对工作、生活悲观冷漠,表现出失去工作热情,以消极、否定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第二,不合理考核。现在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教师工作情绪越来越消极。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考核的分数在运转,考核考什么,教师就要准备什么,采取填空式的对号入座的做法。以前我们经常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而现在分数也成了教师的命根。第三,不民主管理。有的学校,管理者专制、“家长作风”等实际问题,这些都造成教师对工作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职业倦怠。第四,不公平待遇。1、福利不公平:城乡与农村教师福利的差别、行政与一般教师职务补贴的差别。2、荣誉不公平:高档次先进优先给重点中学、直辖小学等,然后是城区学校,余下的中低档次的先进再分配到乡下中学与中心小学,分配到中心小学又是先给中心校再到完小校,完小校的名额又是先留给领导再到教师。这样层层截流,流到农村小学教师身上所剩无几,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所做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合理肯定与认可,教师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产生职业倦怠在所难免。3、政策不公平。许多政策出台都是有利于城乡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深造、高档次教师晋职评聘均侧重城区,农村学校教师机会很少。这样身在农村教师哪有积极性与成就感,难免产生悲观、失落的情绪。教育政策倡导偏向农村,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使农村学校留得住优秀教师,软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第五,教师心理因素。使命感与责任感、自信与自卑、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感受会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无法排遣的教师来说,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第五、课改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产生职业倦怠。二、应对职业倦怠的办法    其一,热爱本职工作。尽管教师每天从事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然而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教师就应该不断开拓与探究,以唤起自己的工作热情。从这一点来讲,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只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