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急救知识护理知识普及培训教学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60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救知识护理知识普及培训教学PPT课件.pptx

上传人:不忘初心 2020/3/24 文件大小:1.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救知识护理知识普及培训教学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场急救&护理知识 普及培训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是指当意外伤害、危重急症发生时,在专业人员尚未赶到之前,施救者依据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现场简单对伤病者进行及时的、基础的、有效的、初步的治疗和处理。正常人的意识清晰,能够正确地识别时间、地点和人物,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许多危重的疾病,如严重感染、肝性脑病、酒精中毒、卒中、脑外伤等,往往会影响大脑的功能活动,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症处理。生命体征观测正常成年人呼吸每分钟16~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是1∶4,即每呼吸1次,脉搏搏动4次。脉搏次数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婴儿每分钟可达130~150次,儿童每分钟110~120次,***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可慢至每分钟55~75次最常采用的部位是靠拇指一侧手腕部的桡动脉。特殊情况而不能触摸此处时,可选用位于耳前的颞浅动脉、颈部两侧的颈动脉以及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生命体征观测脉搏异常有以下几种表现脉率增快***脉搏在100次/分钟以上常见于发热、贫血、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脉率减慢***脉搏在60次/分钟以下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颅内压增高等脉律不整即脉搏快慢不一多见于心脏疾病(如心房纤颤等)脉微欲绝即脉搏十分微弱见大出血、病情危重时交替脉为一种节律正常而交替出现的一强一弱的脉搏,这是心脏的收缩按一强一弱交替出现的结果常表示有损害,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硬12345就是人为地帮助伤病员进行被动呼吸,达到气体交换,恢复自主呼吸的目的。对于外伤、触电、溺水、中暑或中毒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呼吸骤停的抢救非常重要。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头部尽量后仰,急救者跪在伤病员身旁,一手托起伤病员下巴,另一手捏住伤病员的鼻子(不使其漏气),然后对准伤病员的口腔用力吹气。连续吹气两次,,吹完气后嘴离开,让伤病员把肺内的气“呼”出。,每分钟16~20次,直到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死亡为止。心脏骤停是一种危急症状,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争取在5分钟内恢复心跳,否则难以复苏。一旦出现心脏骤停,应迅速将伤病员取仰卧姿势,头部放低,面部偏向一侧。施救者半握拳在伤病员心前区上反复敲击。如果敲击3~5次心脏搏动仍未恢复,则应立即改换胸外心脏按压术抢救。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5cm处。心脏按压(心脏骤停)伤病员的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等),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心脏按压(按压方法)***至少5cm,5~13岁者3cm,婴、幼儿2cm。: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观察脉搏和心率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不见伤病员心跳、呼吸恢复,而且面色灰黄,手与皮肤冰凉,瞳孔散大,全身僵直,肌肉变硬或已见皮肤出现紫青斑块状,则表明伤病员已死亡,可停止抢救。心脏按压(按压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