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李煜《虞美人》试教用的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煜《虞美人》试教用的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20/3/2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煜《虞美人》试教用的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虞美人李煜教学目的:经过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育,该阶段的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有了大致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古代文学素养,能够独立的解读一些浅显的古代诗词,并能自主的解读其中一些疑难问题,初步具备了探究和思考能力,所以对该阶段的学生古代文学的教育,具体的词、句不是问题;侧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其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歌赋的热爱,以及创设解读文章的主体情境,使其融入词人创作时的情感思绪中,感受作者投射在词中的浓浓情绪,以及挖掘诗文中包含的巨大情感;通过这些方面的训练,熏陶其高雅的审美情感,使其明白,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幽深含蓄的审美特点——重点着落在情感培养上。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理清思路,了解李煜生平遭际,揭露身世对其创作的巨大影响。2、通过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今非昔比的悲惨处境,了解其词情感内涵。3、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明白本词特色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李煜的《虞美人》。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国自古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中,王朝不断更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帝王文学。一般而言,开国帝王的诗歌往往充满了豪气,比如汉高祖的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而亡国之君的的诗歌呢,则往往随着国破家亡的坎坷遭遇而沾染上了哀怨忧郁的情调,比如李煜的声名,以一首情感含蓄幽怨的《虞美人》,承载一江春水向东流,穿过时空,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名字也随着他的词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一、《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李煜身份简介:1、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也是五代时出色的词人。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想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亡。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史料记载,李煜的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首词)2、李煜一生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自从被俘虏后,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情感真挚,亡国之恨油然而生,“日夕以眼泪洗面”,所以改变词的为哀怨伤婉,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洗掉了花间派的绮罗香泽,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其后期词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等为代表作。三、《虞美人》写作背景当李煜满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