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八音之乐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音之乐教案.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3/25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音之乐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八音之乐》教学内容:介绍八音乐器的分类法与中国民间乐器。音乐故事:楚汉相争。音乐欣赏:二胡《赛马》、琵琶曲《十面埋伏》、笛子独奏曲《姑苏行》、二胡独奏名曲《二泉映月》、《空山鸟语》、《光明行》。听一听、辩一辩教学目标:初步认识了解八音及其代表乐器与相应的乐曲。2、通过几个民族乐器乐曲的欣赏,帮助学生正确听辨几种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学生学****音乐的深度和广度。3、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4、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5、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面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良好态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解决重难点的方法、策略:通过视听练****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认识不同音乐体裁及特点。材料分析:1、《赛马》二胡名曲《赛马》是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根据内蒙民歌《红旗歌》改编而成,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这首乐曲表现了在蒙古族人民传统的赛马盛会上,那紧张激烈的场面。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表达了内蒙古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该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的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同时把二胡演奏提高到一种新的高难度水平,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2、《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初楚汉之战(汉刘邦和楚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全曲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第二部分描绘了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第三部分描写楚军战败、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9、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 生:民族音乐师:它带给你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