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教师专业意识的研究——从角色隐喻看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摘要]教师意识觉醒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当代教育现象学者、批判教育学者、新教育社会学者用生动的隐喻来诠释教师角色。这些角色隐喻对教师专业意识觉醒有重要的启示。教师是“陌生的返乡人”,要具有发现意识;教师是“转化型知识分子”,应具有批判意识;教师是“非理性的人”,必须具有投入意识。[关键词]教师;意识唤醒;角色隐喻随着国际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对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视,学者们提出要倾听教师的声音,关注教师的话语权。教师不再是教育决策与发展的旁观者、可有可无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是其中的重要一员。很多学者发现,教育改革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师践行教育的能力不强,不是技能策略的缺乏,而是教育意识的觉醒有待加强。教师意识觉醒已被视为当前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甚至是核心要素(O’Donoghue&Brooker,1996)[1]。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师教育必然是以“唤醒教师意识为基础”的教育(Grant,1998)[2]。如果教师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的立场,那么他将沉陷于每日反复的教育活动中:他会采取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将所有的教育现象视为理所当然;他将变得习惯化、保守、缺乏进取精神。为使教育生活有意义,教师必须提升自我意识,将典型、常见的教育现象悬置起来,用自己的专业意识来判断。一、教育意识觉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沿课题传统教师发展观以工具理性主义为取向,将教师看作技术者(technician)或工匠(craftsman),无论是在谈论教师专业成长、师资培育,还是教改问题时,总是把焦点放在技术的改进上,认为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是教学品质的重要保证。这种趋势在近年有了改变,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意识与反思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有意识思考才是影响其教学行动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教育意识(educationalconsciousness)?教育意识是教师对于其在教育决策、开发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观点与态度,对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对于教育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对于如何有效教学,学生如何有效学习等方面的综合观念与意识。由于教育意识反映了教师对于教育的主观态度与意念,突出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近年备受学者重视。兹引用几种代表性观点:“教师意识觉醒是教师建立主体性,发展自主性,活出解放教育理想重要关键。教师必须对自己以及所身处的实践世界有更多觉知、能够质疑、挑战习以为常的作法、现象。”(Freire,1973)[3]。“从新的眼光来看,教师不能视文化为理所当然。为使其再次产生意义,他必须根据他有所改变的经验,来诠释并重新组织他所看到的事物,他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探究。”(Greene,1990)[4]。“教师应被视为具有自主知能、批判意识,及负有教育使命的转化型知识分子和公众的知识分子,是能主动、负责地检视并改善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而不只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高级技师,因此教师是有意识的教育工作者。”(Giroux,1988)[5]。虽然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教师教育意识,但传统教育更多强调教师要忠实地执行、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从而忽视了教师对教育理解的多元性,以及教师在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除了有权决定“怎样教”之外,很少有参与教育决策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专业意识的淡薄就成为必然现象。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