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欢喜岭采油厂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让我们共同分享质量管理经验,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Date1培训课程介绍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介绍第二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讲解第三部分:ISO9001:2008标准理解及应用讲解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知识讲解Date2培训目标进一步梳理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理解ISO9001:2008标准的意图及体系运行的要求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顺利通过体系认证审核*3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介绍第一节:质量管理发展的背景第二节: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与发展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介绍Date4第一节:质量管理发展的背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TQC阶段TQM阶段40~50年代60~90年代20世纪20~30年代Date5◆第一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成功之后,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作坊式生产,社会化分工、批量生产劳动,产生了质量检验管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工长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美国首次将产品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项检验制度,包括设立专职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制定检验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使质量检验从经验走向科学。产品检验方式是从成品中挑废品次品,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把关的方式。Date6◆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的质量控制是利用数据统计原理,美国贝尔实验室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将数理统计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并发明了“工序质量控制图”,在方式上由专业检验人员移交给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将事后检验的把关改变为预测不合格品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概念。质量控制理论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已比较成熟,从理论到实施途径都比较完备和系统化。Date7◆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1961年,他的著作《全面质量管理》出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改变前两个阶段的做法,使企业各级管理层次、各个职能部门正式有不同的质量管理职能,使企业全体人员参加了质量管理,建立起了从产品市场调研、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的质量保持体系。把过去的事后检验改为事前控制,以系统为主;把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变为全面系统的综合管理,使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这样,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使企业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Date8全面质量管理,即日本式TQC,后来称TQM,成为质量管理的一种模式。TQC中的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三全一多样”,即全组织、全过程、全员、多种质量管理方法。目前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Date9第二节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与发展一、质量保证标准的产生二战军火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持续稳定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战后美国军事工业率先应用:1959年美国发布MIL-Q-9858A《品质大纲要求》)对军品供应商提出质量保证要求。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1979年BSI(英国标准协会)制定BS5750质量保证标准)。Dat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