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罗先正上面我们谈到一个总的概念对骨质疏松发生的病因、病理做一个有一个大概的介绍,下面我们是在怎么能够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就是我们能够预测到不至于这个发生减少它的发生,现在一个椎体的一个多发性的骨折这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我们在更早期能发现,能这个不让它发展到这么严重这是我们要谈的这一堂课要解决的。我们首先谈一下概念这个回顾一下这个历史,在1885年欧洲病理学家Pommer他首先提出骨质疏松这个概念但是只是提这个概念,90年在哥本哈根会议提出骨质疏松的一个定义,什么叫做骨质疏松提这么个定义。到1993年香港第四届骨质疏松大会的这个定义再次修订和确认为各国所公认这个就是在93年就需要的把这个就确定的这个除了骨量以外还有一个骨的质就是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来结合来确定这个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这个概念。,2002年NIH就是这个美国的这个健康组织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医学科学院一样提出的骨质和骨量,骨质疏松是一个全身的骨骼疾病,它的特征是骨密度降低和骨量减少或者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强度的下降,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在2002年把这个骨质疏松这个症状这个疾病把它更加的这个定义更加完善化了。有关问题这一个问题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因素的预测这是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能够预测它?让它就是在它这个发生骨折前我们进行干预让他不发生骨折这是个重要问题。当然下面还有骨质疏松骨折预后的影响因素我们怎么来去掉它,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这个骨折的愈合是个自然规定我们没有办法能够促进他的愈合,但是我们能够去掉一些不良的影响因素让它能够自然愈合这是一个问题。第三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难点,这包括全身健康状况,局部骨质量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第四是抗骨吸收药物的应用,现在药物很多,究竟运用的时间什么时候我们开始运用药物的选择究竟有哪些药物合适?而且究竟要用多久?是不是终身用药就合适?这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我们的这个骨质疏松骨折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是医疗费用昂贵,这个以髋部骨折为例这个他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大概国外一个统计如果发生髋部骨折老年性的髋部骨折就是骨质疏松病的骨折,一般即使你治疗以后一年内的死亡率是20%,第二出院以后生活不能自理的占到33就是1/3虽然你骨折长上了但是还是不能生活自理需要人家帮助。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55%,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生活质量仅仅是1/4,25%,所以这个它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相当高的,当然了这是以髋部骨折来讲。当然了由此引发的心理的障碍抑郁恐惧易于这个脾气急躁等等这还不在内,所以这个我们对这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难点在哪儿?一个是刚才前面谈的一个是高龄,全身情况差,伴随症多,第二个免疫功能低下,第三机体代偿功能差,第四骨的质量差,粉碎骨折多见,固定很困难,第五骨折预后时间长,负重时间晚,所以需要的过程时间也相对要长。第四再次骨折发生率要高。这就是我们一个95岁的男性这是我们治疗的一个病人,这个他是这个骨颈骨折我们做了一个人工关节置换但是五年以后在这个假体的远端因为他是骨质疏松在这儿又发生骨折了,又发生骨折,当然我们用个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