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生与哲学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就觉得无从下手。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我对那些文科的所谓的哲学思想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但基本上也是了解甚少,本以为这么伟大的哲学是很难跟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搭上关系,然而事实是,在中国,如同你在潜移默化的在被儒家的思想所影响一样,作为一个学生,你自然不可避免的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虽然它很高深,虽然你不可能全部都懂,但是毫无疑问的,它影响着我们,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的思想教育政策,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舆论影响,马克思无所不在。人生离不开哲学,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存在着,那我们经历的许多事情都需要用哲学来解释。我们在校园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幸福惬意的生活着,我们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终究会离开校园,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而这双慧眼就是我们曾经认为的无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发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哲学中有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什么?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