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96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3/29 文件大小:6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 11、总则 12、适用范围 13、工作依据 24、术语、概念 2第二章 21工程概况 22组织管理与工作内容 53沉降变形测量 144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25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96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347沉降监测点点号编排 368数据管理与评估条件 399奖惩措施 43附件三:附表 44附表1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 44附表2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 45附表4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表 47附表5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49附表6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 50附表7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 51附表8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 53附表9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54附表10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 55附表11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56附表12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 57附表13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59附表14涵洞沉降量记录表 60附表15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61XXXII第一章1、-Ⅵ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有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Ⅵ标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要求。、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线下工程实际变形特征。、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准确预测结构物工后沉降。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必需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加强动态协调,以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标段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路基(含过渡段)、桥梁、连续梁徐变、涵洞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3、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铁道部工管技[2009]77号);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4、术语、概念(1)基准点:设计院所提交的二等水准控制点,一般每2KM布设一个。(2)工作基点:当基准点观测条件不满足要求或不方便时,可埋设加密点为工作基点。(3)监测点:施工构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点,根据设计图纸布设。(4)工后沉降量:当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第二章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徐州至淮安至盐城线位于江苏省北部,连接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地市,沿线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工业、经济、文化、城市等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走廊。线路西起徐州铁路枢纽,经睢宁县、宿迁市、泗阳县,至淮安市设新淮安东站与淮扬镇铁路贯通,。淮安至盐城段,线路西起新淮安东站,经阜宁县、建湖县至盐城市,东接入新长铁路盐城站,-,,,,,,,,框架箱涵12处。其中预制架设箱梁1793孔,连续梁9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