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AIOPIO 2020/3/2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4#、7#、8#楼。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勘查单位:6、监理单位:7、施工单位:黑龙江省东煤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8、计划工期:2011年8月10日——2011年9月15日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本工程设计采用为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本工程共计施工桩数为根,:桩型桩径(mm)桩长(m)钢筋笼长(m)根数配筋砼强度等级特征承载力标准值(KN)工程桩400>:钢筋为HPB235、HRB335,钢筋保护层厚度:桩为50mm。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施工之前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试桩,试桩根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本工程桩须按规定进行成桩质量检测,可采用低压变动测法检测,抽检桩数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相关规定确定。试验桩及锚桩应按有关规定施工。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桩基础施工顺利进行,我项目部配备下列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土建工长三、编制原则及依据: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我公司同类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忠实服务甲方的宗旨编制施工方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经济可靠的原则。(一)、国家、地方有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实施)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1992年1月1日起实施)5、《环境保护法汇编》(二)、相关技术规范、规程1、《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2、《超流态砼浇注桩基础技术规程》DB23/Y360-200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8、《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ESMB/HYJ-2003;9、《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23-2004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1、《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12、《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23/T360-2007(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4号、7号、8号楼施工图纸。四、工程地质条件:1层耕土:新近沉积成因,黑色或褐色,以粘性土为主,由有机质及植物根系组成,其结构松散,欠固结,局部含有少量建筑垃圾。2层粉质粘土:新近沉积成因,黄色或黄褐色,土质呈层块状结构,偶见氧化铁结斑。土呈软可塑状态,摇震反映无,稍有光泽,中低干强度及韧性,-,。3层细砂:冲淤积成因,黄褐色-灰黄色,颗颗均匀,级配良好,局部夹杂粘性土,呈互层状分布。矿物成份为石英及长石等,砂土呈松散-稍密,湿-饱和状态。局部含有少量粉砂薄层。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3-1层粉质粘土:褐色,土质呈层状结构。土呈软塑-流塑状态,湿,摇震反应无,有光泽,中等干强度及韧性,。4层中砂:冲积成因,灰色,颗粒较均匀,级配不良,圆形,局部夹粗砂,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砂土呈稍密,饱和状态。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4-1层细砂:冲淤积成因,灰色,颗颗均匀,级配不良。矿物成份为石英及长石等,砂土呈松散-稍密,湿-饱和状态。局部含有少量粉砂及粗砂薄层。-,。4-1层粉质粘土:灰色或黄褐色,局部夹有细砂呈互状分布。土呈可塑状态,摇震反应无,有光泽,中等干强度及韧性。4-3层粗砂:冲积成因,灰色,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圆形,包含较多砾砂。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等。砂土呈中密、饱和状态。局部分布。-,。-,-。五、施工组织和施工部署1、该工程由黑龙江省东煤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管理施工,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技术负责人、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管理人员,在工程中推行项目法施工,根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动态管理原则,对工程